2012年12月26日,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全线开通。然而,在世人瞩目的电视新闻镜头中,唯独缺少了那些为京广高铁开通付出了满腔热血的建设者身影。

在这里特地将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京广高铁河南段“四电”施工的部分感人镜头,补记与此,以让人们了解在京广高铁开通的背后有些什么样的感人故事?他们为京广高铁的开通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作出了什么样的牺牲和奉献?

镜头之一:心系工地

2010年5月的一天早上,北京同仁医院的李教授正忙碌地做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但到了预订时间,却迟迟不见那位患者的身影。他急忙拿起手机,拨通了患者的电话:“我说老刘,你是怎么搞的,不是约好了今天上午给你做嗓子息肉割除手术吗?怎么到现在不见你的踪影?”“哎呀,李教授真是对不起了,我把这事给忘没影了。现在,京广高铁河南段‘四电’刚刚开工,工作千头万绪,恨不能一个人当两个人干,一天当做两天用。这个时候我怎么能安安稳稳地去做手术呢?只有等忙过这段时间再说了。”“我以一个老朋友和一个医生的身份告诫你,你可别拿息肉不当回事,一旦发生病变,你后悔都来不及……”李教授显然有点被激怒了。

这位患者,名叫刘兴晨,是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京石武高铁河南段项目部经理。

一段时间,刘兴晨的嗓子长了一块息肉,疼得说不出话来。在党工委书记林京闽的一再催促下,刘兴晨到北京同仁医院找到老朋友李教授给他进行细致的检查。当时,李教授就叮嘱他必须做手术,而且越快越好,以免发生病变,并与刘兴晨确定了手术时间。

刘兴晨推迟手术的事,还是让林京闽知道了。林京闽本想推心置腹地找刘兴晨谈一谈,催促他抓紧去住院做手术。

但凭借对刘兴晨的了解,林京闽深知,在企业与个人的天平上,刘兴晨那颗责任心的砝码全部放在了企业这一边。

京广高铁河南段“四电”系统集成工程,北起河北省省界,南至湖北省省界,正线里程达571公里,合同总额34亿元,是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组建以来承建的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质量要求最严的高速铁路。社会政治影响大,区域经济辐射功能强,涉及面广,牵扯单位多。刘兴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和工程任务的艰巨,既要殚精竭虑地抓好现场施工,又要每天没日没夜地奔波于业主、地方政府、监理单位等部门之间,加强对各个方面的沟通联系,理顺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构建良好的施工环境,一天到晚难得安安稳稳睡个囫囵觉。

直到两个月后,京广高铁河南段“四电”施工一切到位就绪了。林京闽抓住时机与李教授一起“胁迫”刘兴晨去医院做了手术。人在医院、心在工地的刘兴晨,手术后不到三天就软磨硬缠地要求出院。李教授无奈地说:“你啊,偌大个心室里,竟没有你自己的位置,装的全部都是企业。”李教授虽然答应了老刘的请求,但一再交代,出院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尽量少说话。但一返回现场,刘兴晨就将这些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依然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兴晨以对企业的高度责任心,用自己的一腔心血换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项目部成为全集团完成投资大、施工进度快、安全质量控制严、上缴利润多的项目部之一。刘兴晨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镜头之二:锲而不舍

征地拆迁被称作“天下第一难”,由此而引发的纠葛随处可见。京广高铁河南段高铁自然也不例外。

河南段项目部于2010年5月份正式成立。开工后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四电”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虽说用地规模不大,仅580多亩地,但因贯穿在570多公里铁路沿线的256个点上,涉及到8个地市、13个县区、上百个村庄,业主要求在4个月内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开启房建工程。面对繁重的征拆工作,党工委书记林京闽带来各分部征拆人员,天天穿梭于几十个市县、上百个村庄之间,周旋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纠缠于千家万户之中。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也不知遭遇了多少白眼,甚至挨打挨骂都不鲜见。

一次,京石武高铁河南段项目部一分部协调办主任、共产党员刘国良,在与一位农民青年为征地事宜进行交涉时,因没有答应对方不合理的要求,对方竟恼羞成怒拿起一个啤酒瓶朝刘国良的头上砸去,刘国良顿时鲜血直流。刘国良到医院包扎了一下,毫不犹豫地再次登门做工作。

那位青年农民正担心刘国良会到派出所报案,没想到他会再次找上门来,只字不提被打伤的事,而是平心静气地与他商谈。刘国良那以德报怨的气度打动了那位青年人。

刘国良终于用鲜血换来了农民群众的认同,使得河南段项目部一分部在全线率先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

2012年3月份,铁道部决定京石武高铁许昌至武汉段于5月22日进行联调联试。方案公布后,业主才发现570多公里的石武高铁河南段沿线两侧,一排排枝繁叶茂、高耸入云的杨树,严重影响着联调联试和行车安全,业主临时决定将砍伐沿线树木的任务交给石武高铁河南段项目部。因为,棵棵树木都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片片树林牵扯到家家户户,每一株树木都需要反反复复地做工作。

作为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的林京闽再难也要冲在前。他带领项目部协调人员,上找政府,下到农户,磨破嘴跑断腿,不厌其烦、精诚所至,终于在地方高层领导的强力推动下,于5月20日前完成了任务,确保了联调联试的如期进行。

两年多来,京石武高铁河南段项目部成功化解了43起阻工事件,未发生任何强征强拆和其他违纪事件,既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又保证了社会稳定。项目部连续两年荣获河南省“征地拆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镜头之三:攻克难关

如果把高铁比做是一个人,那么信号控制系统无疑是他的“脑神经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脑神经”,每条高铁也都有自己的控制系统。因此,高铁与高铁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门户隔绝”,或者说高铁与高铁之间是不能相互“串门”的。而亚洲最大的、国家铁路交通网中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郑州东站,不仅是京广、京昆、郑渝、陇海、徐(州)兰(州)、郑徐、郑西等纵贯南北横跨东西高铁客专的十字交会处,而且也是集客运高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最复杂的现代化多向通道交会枢纽站。实现各条高铁间的“互联互通”,就成为郑州东站“四电”施工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