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千里淮河第一桥的百年沧桑

2021-08-22 08:21:5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吴少妮

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大禹劈山导淮,又在此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就是在这片孕育淮河文化的土地上,110年前,蚌埠淮河铁路大桥建成通车。这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大桥,是淮河上第一座也是当时仅有的一座铁路大桥。百年间,这座“千里淮河第一桥”倾注了一代代铁路守桥人的心血,斑斑驳驳的桥墩,不仅托起历经沧桑的钢铁桥身,还畅通着大河南北的经济命脉。

钢架耸立起来的桥身,远远望去像一条横卧在淮河之上的巨龙,站在淮河南岸的大桥脚下,硕大的9个主桥墩直插河底,支撑起一段段梯形的钢梁桁架,框架上笔直的铁路从一头延伸到对岸,不时穿行的火车展现着大桥强健的“体魄”。

蚌埠淮河铁路大桥1909年11月开工兴建,1911年5月建成通车,由9孔跨径62.8米的下承式桁梁组成,为长587米的单车道大桥。这座桥始引津浦铁路穿蚌而过,使蚌埠由凤阳县边一偏僻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南北东西水陆交通枢纽。在蚌埠淮河铁路大桥建成通车的10余年间,蚌埠这个淮畔古渡口,人口从4000多骤然增长至10余万,这座城市也因此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当初建桥选址,经过多次勘测发现,淮河流域的蚌埠地区地势高,不易受洪水影响,途经这一流域的淮河水流又相对比较平缓,同时南岸水底还有涂山余脉的基岩,这些都为建桥创造了良好条件,最终大桥选址于此。津浦铁路在设计车站时,原定于沿线已有的州府古城,因当年的机车中途需要加煤加水,破例在偏僻荒凉的淮畔古渡口蚌埠集设站。1911年,当时的津浦铁路管理局正式设立蚌埠站,大桥和车站同年建成通车,从此,名不见经传的蚌埠集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

此后,大桥见证蚌埠的成长与发展,成为代表蚌埠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建筑。

响亮的鸣笛声,仿佛在向烈士致敬。大桥南端西侧有一座建桥烈士纪念塔,塔身记载着王吉珍等6名潜水员为架设淮河轻便桥英勇牺牲的故事。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为阻滞解放军南下,将蚌埠淮河铁路大桥炸毁,导致当时的津浦铁路运输中断。为抢通津浦线,铁道兵团临时修建一座轻便桥,趸船突遇巨浪,木笼沉箱侧向沉落河中。王吉珍带领10多人下潜,徒手在水里探摸,掌握木笼沉箱的方位和钢索吊点位置,最终因体力不支牺牲,还有另外5名队员也相继牺牲。

从小听着王吉珍烈士英勇事迹长大的王克占,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工务段路基桥梁线路科科长。他从小生长在淮河岸边,一家四代桥梁工,曾祖父王炳田就是当时被征召的津浦铁路筑路架桥农民工。在铁路桥梁工先辈眼里,守护这座大桥,就是他们毕生要坚守的使命。

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英雄永不寂寞,奋斗者从不缺席。如今,蚌埠工务段桥梁车间负责大桥的日常检查、养护、维修和应急处置。从小对大桥有着特殊感情的王克占,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兢兢业业守护大桥35年。

“大桥上有近4800个螺栓,暑运期间列车密度大,螺栓受力后容易松动,检查螺栓容不得一点点马虎。”52岁的党员工长张道忠几十年带领年轻职工养护维修大桥,让大桥始终坚固如始。一批批后来者以智慧和汗水,在大河之上谱写了一曲曲奋进之歌。

1965年,大桥第2孔桥梁更换为下承式桁梁,此后至1988年,铁路部门多次对桥梁进行整修和加固。为适应提速和重载要求,自2002年起至2005年,铁路部门逐年对各孔桥梁进行了大修。2006年,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告竣。从建成通车起,历经无数次修复、改造和加固,列车通过大桥时速由4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列车开行数也由每天几十趟增长到目前的100多趟。

“过去需人工穿潜水服、套铜鞋子下水探摸桥墩。现在使用超声波检查,桥面作业也由机械取代人工,护桥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张道忠说。

每到防洪期间,蚌埠工务段加大对大桥的水位观测密度,在桥孔通航处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安排人员昼夜盯控通航影像,随时掌握来往船只通航情况。遇到强降雨天气,淮河水位上涨,会影响铁路桥梁设备安全。检查人员每2小时对墩台水标尺进行观测,如达到洪水位警戒值,立即通知海事局禁止船舶通航,防止船只碰撞梁体。当水位达到支座或梁底时,铁路部门及时对桥上通行列车进行限速运行,全力保障汛期大桥安全。

淮水悠悠,虹飞南北。历经百年风雨的蚌埠淮河铁路大桥屹立于大河之上,承载着历史记忆,托起人们奔向远方的梦想。

本文图片由张端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