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非交通大动脉 ——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肯尼亚A109公路项目部施工纪实
本网讯(盛俊杰)清晨,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微微洒向大地,绰约缥缈的朝霞掠过肯尼亚山,极目眺望,屹立在远处的雪峰,皑皑白雪显得格外晶莹剔透、光彩炫目。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在朝霞的笼罩下,群山峻岭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一片瑰丽景色。
肯尼亚,历史悠久。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中国航海家郑和曾到达过肯尼亚的马林迪和蒙巴萨。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其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穿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东非十字架”。肯尼亚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坐落于肯尼亚西南部裂谷省纳罗克附近美轮美奂的马赛马拉大草原闻名世界,被誉为东非大草原上的一颗闪亮明珠。每年6月至9月,场面壮观、声势浩大的动物大迁徙,数百万动物大军碾过茫茫大草原,展现出非洲草原独特的野性之美。
融入绿色环保理念花园式的项目部驻地
2016年7月,资金来源于肯尼亚政府向世行贷款的肯尼亚A109公路项目正式投入建设。该公路宛若一条巨龙盘绕山间,甚为壮观。向远处望去,公路旁广袤无垠的草原、成群结队的斑马羚羊、晴空万里的蓝天白云等美景尽收眼底,数不胜数的道路风光相互交织,恰似一幅行走的人间山水画,让人流连忘返。由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肯尼亚A109公路项目阿西河至马查科斯段就处于这样的“画里长廊”里。2017年3月8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一支铁军劲旅浩浩荡荡上场肯尼亚,他们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秉承铁军精神,倾力打造东非交通命脉之路,在东非大草原上谱写了一首“誓破楼兰”的壮丽史诗,同时也开启了公司海外市场经营新篇章。
肯尼亚A109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长20.151公里,为既有单幅双向两车道升级为双幅双向四车道,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起点位于A104与A109公路交接口,终点位于Machakos支路口。该公路连接肯尼亚蒙巴萨港和东非内陆地区,是肯尼亚最重要的海运转陆运交通大动脉,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南苏丹及刚果(金)东部约80%的进出口货物必须由此通过。现有道路为两车道双向通行,车流量较大(30辆/分钟),多为来自蒙巴萨港运输集装箱的大货车。作为公司第一个海外项目,该项目是集团公司、公司践行“海外优先”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结晶。也是公司开拓东非市场的重要主阵地,建设好该项目意义重大。
披荆斩棘,展现坚韧铁军风采
项目建设,人才为要。上场伊始,公司就从国内各个项目精挑细选一批优秀人才,选将点兵,配齐以项目经理孙迎团、财务主管冯民生等为核心的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及一大批施工技术、商务管理、业务骨干人才,组成一支铁军劲旅浩浩荡荡上场肯尼亚,他们肩负着“把项目干好、把效益创优、把品牌打响”的责任和使命,开始了在海外精耕细作、辛勤耕耘的鏖战生涯。
初到海外,便面临语言沟通、对外关系、征地拆迁等诸多困难挑战。据项目经理孙迎团介绍:“项目前期,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设备材料供应、人脉关系建立、劳务工人需求等工作一筹莫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因中非语言不通,与业主、监理及当地工人交流存在障碍,为破解沟通难题,孙迎团攻坚克难,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通过聘请翻译、开设英语口语学习课堂、购买英语词汇书籍、英语单词互问互答等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在线学习,不断强化中方人员的英语交流水平。
2017年3月4日,项目碎石机首次生产试机
为做好项目大临建设、征地拆迁、设备进场等前期准备工作,由项目经理孙迎团带队,到项目全线考察调研,对项目周边环境、地理位置进行充分评估,科学选址,并多次与业主、交通部、地主协调沟通,洽谈征地事宜,最终将项目部驻地确定在项目里程中间位置的道路旁。该选址毗邻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远离当地人口密集区域,且距离适中,到达郡县市区、警察局、医院等重点场所只需半小时车程,项目施工生产、材料运输都能达到运距最优化。此外项目驻地区域开阔,如遇紧急突发事件,可以作为容纳千余人的临时避难场所,有效保证中方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随后,在孙迎团的带领下,项目部从理顺各方关系着手,从大临建设到开工动土再到施工生产,项目建设一步步走向正轨。2016年12月17日,项目驻地建设完成,员工搬进项目部新宿舍、2016年12月29日,项目部自建的混凝土、水稳、沥青拌合站水泥罐及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投入生产使用、2017年3月4日,碎石机首次生产试机......历经千难万苦,这支队伍秉持“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在东非肯尼亚这片热土上洒下辛勤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展现出“狭路相逢勇者胜、愈是艰险愈向前”的坚韧铁军风采。
实践创新,探索特色管理模式
因肯尼亚A109项目为公司第一个海外项目,无相关借鉴经验,加之国内外遵循的施工规范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内的管理模式和施工工艺。上场之初,为加强成本管控,优化施工组织,结合项目工程内容和具体实际,孙迎团多次到海外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国路桥、中土集团等兄弟单位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他们的管理模式,并实地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多方考量,该项目决定实行管理人员直接管到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由中方技术人员直接带领外籍劳务工人进行一线施工,统筹安排施工生产任务,外籍员工实行工长负责制,工长对中方管理人员负责,减少劳务分包环节。同时按照合同内容下设路基、桥梁、涵洞及防排水、路面等施工班组、自建砼拌和站、水稳拌和站、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碎石厂、小型构件预制厂和修理车间等。此外,公司还自购设备投入项目,累计投入沥青拌合站、混凝土拌合站、水稳拌合站、土方、摊铺、碎石生产等相关车辆、设备128台/套,为项目施工生产及多元化发展经营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项目自建的综合型混凝土、水稳、沥青三站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及自主建设场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安全质量也得以有效控制,并杜绝了外包成本不可控、后期返工等各项潜在风险。同时,项目还培养了一批海外施工管理人员,为后续经营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铁路勇担先行使命 多项数据抢眼08:10
- 首趟黔粤班列“遵义号”正式启运08:09
- 千里护航中缅新通道国际铁路班列08:09
- 中原铁路畅通离沪旅客返豫路08:09
- 做好稻谷运输服务 保障龙江农业生产08:09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