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如何打通的

2022-03-11 08:02:5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吴少妮

春暖花开,长三角铁路首次打入香港市场的挡车器项目取得重要进展,13套计划安装在香港机场线的产品通过订货方开工审核,正式生产。

目前销售市场已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的挡车器,只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加速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的众多成功案例之一。该局集团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对接研、产、用环节,成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需求化导向,科技攻关对准“靶心”

随着“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长三角地区目前开通运营的高铁超过6500公里,配属动车组800多标准组,一大批新科技新装备陆续投用,打开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广阔空间。

这几天,该局集团公司的科研人员文昱又一次出现在货物年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为铁路货车篷布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转化进行第七次现场调研。“生产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就是科研的‘靶心’,必须对准盯牢。”文昱说。

以旅客、货主以及运输站段等需求为牵引,搭建研发、生产、使用单位间的桥梁。上海局集团公司每年组织召开直属科研单位与非运输企业合作对接会,从立项源头入手,同步推进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推广应用。“拟合作的伤损钢轨加固急救装置、道口无线报警器等19个项目,都是我们公司擅长的领域。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上海铁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于晓泳说。据统计,该局集团公司仅2021年就完成250余个科研课题的立项攻关。

契约化推动,铺就转化快车道

30天组织10余次专题会议和现场调研,60天完成厂区改造,从项目启动到联合生产第一块钢轨胶接绝缘接头,仅用4个月,今年首笔订单就达9500余万元,该局集团公司整合科研单位和非运输企业产能、市场优势,让钢轨胶接绝缘接头项目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技术成果走出实验室,离不开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和推动。”该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办公室副主任任诗福介绍,长三角铁路非运输业共有六大板块16家直属非运输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天地广阔。

为加速构建研产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该局集团公司定期组织科研单位与非运输企业战略合作签约,互补优势,对接供需,以市场化、契约化方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该局集团公司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推广科技攻关项目揭榜制、学科带头人和首席工程师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引导供需单位在各自擅长领域加深合作,集聚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加速成果转化。

市场化运作,激发创新原动力

从完全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生产,再到销往全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实现自主研发动车组空调滤材的产品化、产业化后,精准调研市场,将产品远销北京、南昌,2021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440万元。

该局集团公司充分利用非运输企业丰富的市场信息资源优势,企业间共享渠道,挖掘路内外市场需求,让优质成果转化产品有销路有效益,充分释放了科技创新红利。2021年,该局集团公司共有48款产品上架国铁物资采购平台销往全路,挡车器等一批优质产品走出国门,累计创造效益近1.7亿元;研发的市域铁路票务互联互通云平台,已推广应用于宁波、绍兴、连云港、台州4个城市,创造了近1.3亿元的年营业额。 “下一步,我们要将该成果推广到更多市域铁路,同时加大研发投入,融合刷脸进站等更多先进服务,实现技术再升级、市场再拓展。”该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产生效益,效益激发创新。上海局集团公司重构科技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体系,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科创要素和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同时,他们对科技成果转化所取得收益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和专款专用,多劳多得,奖励研发转化过程中贡献突出人员,激发创新原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