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革命熔炉 百炼成钢 ——记铁路英模龙均爵

2021-07-27 21:36:3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肖琥

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这十个大字是龙均爵这短短一生从不曾改变的信仰。当时他在红旗下许下对党的诺言,从未改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青春、生命和鲜血献给了党、献给了铁路,献给了他无限热爱的事业。

1932年,中国正处于外忧内患的关键时期,对外方面我们的国家时刻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袭击,对内方面共产党和国民党自北伐战争合作破裂后,两党之间矛盾不断升级,各种冲突一触即发。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百姓生活处境可谓是水深火热。而龙均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的。1932年龙均爵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的一个侗族村寨——冲沟寨。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民智开化未完成,整个社会仍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状态下。在这种大环境下,龙均爵所出生的冲沟寨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农社会,各种封建势力和地主压迫无处不在。龙均爵两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一人将他艰难地抚养长大,生活十分清贫。等到他长到十岁,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给母亲减轻负担,龙均爵决定去给地主放牛。那段日子他起早贪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但是即使这样仍旧遭到了地主不公的待遇。原定一年工钱350斤大米,但到年终却只给能买15斤盐巴的4000元法币。龙均爵有苦无处诉,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吃了这个哑巴亏。也是这次为地主放牛的经历,让他对这个“死气沉沉的村庄”产生了无比的厌恶,在这里压迫和剥削无处不在,在这里穷人有苦无处诉,而剥削穷人的富人却可以成为乡绅或者名门望族。他想要逃离,也想要改变这里,但是那时的他没有办法,只能回家之后对母亲说:“今后,就是饿死,我也不再给地主做工了1这不是气话,而是龙均爵在心里做的决定,他想要等一束光,可以把这里照亮,驱散黑暗,带来希望。

几年后,这束光来了,这束光带着赤色的党旗和鲜红的国旗闯进了这“死气沉沉的村庄”。1949年11月,侗寨解放。人民终于可以翻身当主人,可以不用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不用在那些所谓的乡绅和望族手底下讨生活,他们解放了!第二年,刚满十八岁的龙均爵就兴致勃勃去参加了民兵,参加了剿匪行动。在民兵团龙均爵看到了希望,他看到了自己的村庄在一点点好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在一点点好起来。但是,成为民兵不是龙均爵的终点,他想要当兵,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祖国又一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时候的龙均爵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解放军的想法。1951年的夏天,龙均爵申请参军,但是因为身高限制,他的参军之路变得不太顺畅,反而显得有些坎坷。最后龙均爵在身高不够参军条件的情况下,软缠硬磨,表现出了对党的无限热爱,这使得他钻进新兵队伍中当了一名志愿军小战士,被分配到铁道兵团。他和铁路的缘分也就此展开。

1951年冬天,龙均爵成为志愿军小战士不过几个月,他就在朝鲜战场接受了给卫生队盖防空洞的任务。当时大雪封山,运木十分艰难。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情况下,龙均爵却灵机一动创造了滑雪运木方法,这样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大大地提高了工效,提前完成了任务。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让他立二等功一次,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闪闪发光的荣誉奖章,那种自豪感盈满了他的胸腔,那时候的龙均爵更加坚定了拥护党的信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铁道兵。

在铁道兵团工作时,龙均爵不怕苦不怕累,组织上分配他打石砟,他却要求去干重活——打眼。别人一天打不到一米,他却一天能打两米三。由于他处处带头,抢挑重担。那时候的龙均爵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拼劲儿、那股朝气,他们受到龙均爵的感染,对工作的热情也在日益增长。1953年春,龙均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那是他第二次获得荣誉,那时候的他面对着党的信任和嘱托,是满满的自信。

朝鲜战争停战后,龙均爵随部队回到了祖国,朝鲜战争的经历让他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的同时,也感觉到祖国的强大。他和那些志愿军行走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也有过害怕和紧张,但是他们知道祖国永远是他们背后最坚定的支撑力量。龙均爵回国就参加宝成铁路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又创造了流水运木方法,再一次受到部队表彰。

1955年的秋天,龙均爵参加了修筑鹰厦铁路的项目。这一年是他与铁路打交道的第四年,他已经从一个青涩的志愿小战士,成为有经验的铁路人。很多重难的任务交到他手上,他都一一克服其中的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在这次修筑鹰厦铁路时,他的班负责这条线路上最长最艰巨的钱坂至割坂隧道的开挖任务。1956年的夏天,龙均爵为了让新战士能够尽快掌握打眼掘进技术,就向新战士讲解钻机原理,手把手地教他们。他能够一连几天寸步不离地在旁指导,也能连着几个小时不喝水、不知疲倦地向新战士解释。新战士缺乏经验,常把钻花打掉。那时候的他别提多心痛啊,因为打掉一个钻花,国家就要损失70元钱,那对当时的国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为了能够节约资金,龙均爵经常利用收工时间去掏钻花,常常为一颗钻花掏到天亮。战士们知道后都十分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学好技术,再也不打掉钻花。不久之后,班里打掉钻花的事果然大大减少,打眼的效率迅速提高。他的班被评为“龙均爵优秀风钻组”,自己也荣立了三等功,1956年10月30日,他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那一刻,他等了许久,盼了许久,他向党宣誓:“要学习董存瑞、黄继光那种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为人民的事业,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

鹰厦铁路建成后,他被派到沙建十一工程段维修线路。1957年超期服役到期后转为留队职工。龙均爵和自己所热爱的铁路事业永久地锁定在了一起。1958年夏天,漳泉铁路开工,他受命编入先遣队,开往漳平大深,接受为筑路大军盖3800间营房的任务。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一名“老牌”铁路人了,跟随部队进山建路这些事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那时候上级要求盖房材料就地自己动手解决,龙均爵马上就想出家乡搭竹棚的办法盖营房,大大加快了建房进度。他翻山越岭,最后找到了两大片竹林,这样也就能解决盖营房的全部竹料,并设法以竹篾和竹楔代替铁丝和铁钉紧固竹棚,为国家节约大笔资金。这些“巧方法”让整个工程比原计划提前3个多月完工。部队又一次给他记了三等功。

随后不久筑路大军进山后,他又担负起0—13公里路段桥涵工程的民兵施工技术指导。他负责的路段共有11座桥涵。他每天起早摸黑,东巡西查,指导各桥涵的施工,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到了晚上还会组织各小队技术小组上技术辅导课,给技术骨干讲解施工技术和传授修筑经验,使辖区内的工程进展快、质量好。那时候的他不过才二十六岁,脸上依旧留有青涩,但是对于工作他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手”。对于技术的娴熟、认真,让他很快在技术小组树立了威望,许多技术员都积极请教他问题,他也热心回答,这样一问一答之下,他们的工程建设做到了又快又好,没有辜负国家的嘱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