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快通”,推动“外循环”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上午,一趟载有重庆本地食品、农用机械的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出境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顺利启运,将在4天后到达老挝万象,这也是全国首趟运用“铁路快通”模式出境的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班列。该班列的顺利开行,标志着中老班列(重庆—万象)率先迈入双向“铁路快通”时代。(新华网)
“铁路快通”有力提升通关便利水平。以往进出口班列一般采取转关模式,在始发地报关放行后,到达边境口岸后再进行核销查验,还需要办理转关申报、调箱等一系列手续。海关在实行“铁路快通”新型监管业务模式后,班列可以提前向海关提交申请,并办理申报、查验、舱单归并、放行等手续,列车到达口岸后无需查验和转关核销即可直接编组发车出入境。所有手续全部一站完成,物流数据互联共享,使通关便利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铁路快通”有力提高运输通行效率。传统的转关模式到进出境地海关时,还要对货物货物级相关凭证到海关进行查验、转关核销。实行“铁路快通”后,进出境口岸海关通过提前录入的纸质国联运单核对运单号、箱号、车号等信息,信息确认无误后,即可放行,办理海关手续只需要3至5小时,平均通关时间压缩了24小时以上,提高了班列的运输效率,使货物能够提早1至2天到达目的地。
“铁路快通”有力促进对外贸易发展。“铁路快通”模式的实施,打通了我国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中的梗阻。重庆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陆海新通道中老班列共开行54列,发运1422个标箱,货值超过2.5亿元,货物辐射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并不断向亚欧大陆腹地延伸。“铁路快通”模式使出口企业增加了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选择,为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受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起伏反复等超预期变化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铁路快通”是推进国际外循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成金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夯实安全基础 增添发展动能08:14
- 国铁集团强化现实安全风险防控抓紧抓实安08:14
- 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全力保障货运需求08:13
- 实施“客转货”动态调剂促进货运上量08:13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列车首发08:13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