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世芳 李 堃

成立不到一年,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 “邓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就火起来了。这期间,该工作室取得各类技术创新成果15项,有效消除安全隐患1058个,共节约生产成本约990万元。更为可贵的是,邓华军不再是单兵作战,劳模称号也不再是个人光环,工作室实现了从 “一人做贡献”到 “一群人做贡献”的转变。

邓华军现任三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湖北省十堰至房县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项目部经理。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干部,在多年的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隧道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去年,邓华军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随后,该公司以其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42名年轻技术干部在邓华军的引领下,打造出一批创新、创优的工程,一支技术创新团队正在悄然壮大。

说到技术创新成果,邓华军如数家珍:用支顶法对隧道正洞和竖井结合部异型断面进行二次衬砌施工,比常规满堂支架施工方法工期缩短3个月,节约投资120余万元;利用喷射混凝土自动上料设备施工作业,可有效减少喷射混凝土浪费,每循环一次可少用5名,节约时间约1.5小时,共可节约成本420万元;联络风道采用不平衡支架进行施工,成功解决了50%坡度联络风道开挖问题,较在竖井内采用有轨运输法进行联络风道施工施工可缩短8个月工期,节约成本220余万元,大大地降低了联络风道施工的安全风险。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下,创新创造在公司蔚然成风,公司其他领域的创新格局也初步形成。”三公司党委书记刘新福对此感触很深。他说,凡是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效率、安全、成本、节能等方面的难题,都被当成创新课题的切入点。2015年,三公司首次获得中国施工企业协会 “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称号,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6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评审鉴定,部分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在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干部开拓思维,创新的火花迸发在每道施工工序中,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助推企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股创新潮流。

三公司有各级劳模20余人。今年,公司准备再成立几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创新工作向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