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周 鹏 颜 文

图为参建员工在商讨地铁施工设备使用方案。颜 文 摄

经过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参建员工21个月的科学施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10标西关什字站以 “方案措施得当,沉降控制到位”的美誉成功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西关什字站地处兰州市商业中心,东接张掖路步行街,西接临夏路清真寺,周围矗立着兰州市多个大型标志性建筑,并临近科研院校、公交枢纽,车流和人流量大,周围环境极其复杂。西关什字站基坑深度达28米,为全线两个最深的基坑之一,基坑边缘距建筑物最近仅8米。地下管网更是复杂,根据施工前期排查,各种管线、缆线达130余条。

在西关什字站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一名老专家感叹: “原以为盾构穿越黄河是兰州地铁1号线施工中的第一大难题,现在看来,西关什字站基坑开挖和盾构下穿建筑物、商场的施工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基坑开挖施工必然会对原有土体内的应力造成极大影响,而施工所造成的第二应力将致使周围的围护结构发生变形位移,从而引起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不均匀沉降,基坑可能出现坍塌现象。

施工之初,项目部就认识到基坑开挖将是西关什字站施工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他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订可行性方案,细化相应土方施工工序、开挖注意事项,做好砂岩地层侧壁防渗水及降排水措施,加强基坑周边建筑物的调查和保护,完善了各种危险源分级分类辨识及预防措施。

基坑开挖之前,攻关组技术人员确定以刚度较大的地下连续结构咬合桩为主体,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并及时安装支撑,降低基底回弹及隆起率,为基坑定做了钢筋混凝土 “盔甲”。他们还根据地质情况辅以降水作业,有效遏制了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等现象的出现。在加大方案执行和复审力度的同时,他们设立地上建筑物以及管线监控点,抽调技术人员组建专业监控量测队伍,对桩体内力、位移、侧土压力、土体变形、孔隙水压力、支撑内力及周围环境的变形等进行不间断的量测,并按黄色、橙色和红色3级警戒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采用信息化监控手段,及时反馈,每日将监测数据上传给现场施工人员,并对出现数据变化较大的监测点、建筑物进行加密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现常当监测结果超出警戒值较大范围时,他们会停止施工,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相应对策。

据西关什字站工点负责人景文琪介绍,施工人员除为基坑定做 “盔甲”外,还在基坑附近布设了200多个监控点,周围建筑物只要 “动一动”,他们就都知道了。由于措施得当、监测到位,在西关什字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上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均达到了预期沉降控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