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集团施工人员正在架设侯壁一号大桥最后一片梁。 赵中庸 摄

马年春节前夕,再次来到位于山西省境内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标段采访。该标段全长91.4公里,253座桥梁、14.5座隧道以及近50公里路基工程已全部建成,目前进入铺轨冲刺阶段。

据中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1标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彭伦理介绍,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西起山西吕梁,东至山东日照,途经晋豫鲁3省,全长1260公里,是我国第一条设计30吨轴重、运行万吨大列、时速120公里的大能力运煤重载铁路,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许多标准在国内都是首次采用。

进场后,项目部按照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成世界一流重载铁路”的要求,认真总结以往铁路项目管理经验,形成了以四个标准化为核心的 “一级直管、两级联控、责任单价、分级考核”管理模式,促使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开工不到半年,全线桥梁施工标准化推进会便选择在11标召开。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汤晓光称赞中铁一局集团工地 “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标准化管理代表了全线先进水平”。近4年来,项目部路基施工、桥梁施工、无砟轨道施工、中央预算资金管理等先后作为“标准化示范样板”被全线观摩,在全线20家施工单位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并3次夺得第1名,曾获得火车头奖杯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长治市五一劳动奖状等。

为确保工程早日完工,建设者往往要付出很多,几乎没有节假日,和亲人团聚、对父母尽孝等愿望有时也很难实现。彭伦理曾在中铁一局集团宣传部工作。担任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以来,他的担子更重了。他承担起了项目文化、党建、征地拆迁等方面工作,荣获了火车头奖章,但头发却白了许多。本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罗田郎要接受采访。但在到达工地之前,他老母亲去世了。罗田郎这才回家,还不忘给项目部班子成员发短信交代一下工作: “家里有事,我必须回去。望做好工作。”

采访时,正好赶上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员工在架设侯壁一号大桥最后一片梁。项目部铺架分部经理黄克军是从集团兰渝铁路铺轨工地转战到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他告诉,新运公司承担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山西省境内380公里正线的铺轨架梁任务。2012年9月29日,他们率先在长子南站开始铺轨,受到山西省委领导表扬。

侯壁一号大桥地处太行山区,山高谷深,大桥最高达50米。为确保风季架梁安全,铺架分部专门安排技术人员现场监测风速,推行 “5级不过跨、6级不架桥”的安全制度,力求 “低风速时赶进度,高风速时做防护”。遇到阴雨天,施工人员严格遵循 “大雨停架,小雨开架,雨停快架”的原则,实现了阴雨天日架2孔至3孔箱梁的目标,施工科学有序推进。

侯壁一号大桥架梁工地的四周都是大山,冬季寒风刺骨,几十名铺架员工都是戴着棉安全帽在空中作业。到了半夜,铺架员工往往还在忙碌。在工地,唯一的取暖设备就是一个烧炭的铁炉。铺架分部常务副经理赵伟告诉,后勤部门给工人送来的饭菜,往往还没吃完就变凉了。

准备在壶关站上轨道车,然后拍一些大桥、隧道照片。突然,见到了2012年采访哈罗铁路时结识的新运公司哈罗铁路巴特东站临时站长刘普苏。哈罗铁路开通后,刘普苏又转战太行山区。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他还是干临时站长的差事,负责保证前方铺架运输畅通。想,中国铁路网快速形成,铁路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脊梁,不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铁路建设者干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