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当下最热的三大经济新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吸引着众多的建设者前来角逐。与香港一海之隔的深圳前海深港服务合作区,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刚刚拉开序幕,和深圳城区高楼林立、繁华热闹形成反差,前海区杂草丛生、除了施工拉土的泥头车轰鸣着出出进进,夜幕降临后一片漆黑寂静。
中铁一局承担的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工程建设包括前海湾站、南山站、红树湾站~后海站区间、后海站~南山站区间、南山站~前海湾站区间,共两站三区间。该项目工程总造价约24.1亿元。该工程是深圳市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11号线最难干的两个标段之一。能否干好,考验着企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能力,关系到企业形象、拓展深圳城市轨道枢纽市场、巩固区域化经营战略成果的重任。
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有幸成为前海区第一批建设者,承担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车站施工。投资11.7个亿。830米长的亚洲最大地铁车站---前海湾车站2012年12月闪耀登场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当时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亲自剪彩奠基,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总裁白中仁、中铁一局总经理和民锁,党委书记张为和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搏击前海的重大战役正式开始。
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前海湾站项目,公司总经理刘玉贵、党委书记韩利斌经常到项目现场解决问题,前期公司两个副总到地铁11号线分兵把守,攻坚克难。
地质复杂规模大 出土困难阴雨多
前海湾站是亚洲最大枢纽车站工程,830米长非常规车站施工程序,穿越既有线,浅海复杂多变地质上修建地铁,这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难度,是对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深圳地铁11号线BT项目全体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我们攻破科技难关,创新科技新理念。
前海湾车站地处的前海区,是人工填海地区,过去的海滩,被抛填的片石杂物组成陆地,地质的复杂情况,给项目员工一个下马威。项目总工王小孟介绍说:前海的地质是又软又硬,泥沙加片石。作连续墙地质太软,做维护桩遇到岩石又太硬打不动,维护施工一时陷入困境。
面对施工区域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专业类别多、任务新、交叉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要求高等诸多困难因素。如何处理好填海、填石、垃圾处理、围护结构、防水工作、围护桩的成孔等诸多技术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技术难题,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丝毫退缩,反而给了我们更多的决心和信心,项目部成立了专业的技术攻坚团队和QC小组,在项目总工王小孟的带领下确定了“以技术攻关作为工程进展的主推动力”的技术管理思路,施工中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攻关力度,研发、试验、使用环环紧扣,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工一年以来,项目部确定了“大型平行换成车站技术”和“浅海复杂地质综合施工技术研究”QC研究课题,围绕QC科研课题,技术团队在理论研究阶段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大的课题转化成小课题,小课题更加注重于新工艺、工法的研究创新,便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实践运用。深知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大胆的使用课题研究的新工艺、工法,不断总结和完善,确保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除了自身的技术研究创新,项目部也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科技专利成果,加大设备投入,购买了980万从国外引进的“液压千斤顶电控系统”就是一项显著的实例,这项系统通过轴力监控系统,通过网络传输在电脑上及时现实出目前桩基所承受的轴力、阻力,并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及时掌握围护桩的受力变化。
施工中与既有线深圳地铁5号线相隔9.1米,深地间隔1米,浅海地质变化,南高北低的地质方向,项目部认真分析和反复研究论证,从机械设备的选项上着手,改变常规施工工艺工法,加固地层,特别是前海湾南端头硬岩地质,项目部就采用了旋挖钻施工,顺利实现了节点目标。
基坑深安全风险大 严、细、狠落实到位
中铁一局广州分公司深圳前海湾11号线BT项目部,通过“严、细、狠”明确各项安全职责,狠抓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稳中求进。用起点高标准重严把安全质量关,争创鲁班奖。
“严”抓安全,强化全员安全意识。项目部加大安全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培训;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强化安全事故案列分析和警示教育;强化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监控能力、管理能力和应急救援防范能力等。
“细”抓安全,狠抓安全基础管理。项目部狠抓基础安全管理工作,以对标管理为锲机,找差距补漏洞,强化推进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坚持不定期、不定点、不定次的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拍照记录,限时整改,使安全工作不留情面,确保安全检查的公开透明、有效、夯实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狠”抓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把安全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项目党政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项目安全生产的重任,各劳务生产单位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做到一岗一责制,使安全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项目部在“严、细、狠”明确各项安全职责,狠抓安全管理的同时为了调动生产施工一线电工、领工员、群安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把控安全生产质量关,在项目部特别设立了一个每月两万元安全基金并且制定了相关的奖惩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层度上强化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了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工程施工从根本上加大了安全系数,实现了项目部和员工的“双赢”。
上下齐心同努力 攻克难关保节点
前海湾项目自2012年12月开工后,由于地质状况复杂,阴雨天多,施工进度无法满足业主要求。到2013年6月,距业主所要求的8·月25日南端头盾构下井的节点工期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而开挖出的土方仍然堆积如山,新工作面迟迟无法展开。诚信创新,永争一流,视荣誉如生命的一局人来说要保证节点工期,兑现业主承诺。为了中铁一局的荣誉,一场捍卫荣誉的攻坚战在前海湾项目乃至整个广州分公司展开。
广州分公司成立督导工作组进驻前海湾项目工地,公司副总经理、隧道专家彭林为组长,公司项管中心主任陈明春、安质部长乔明等吃住工地两个月,分析原因,整合资源,增加十几台机械设备,成立架子队,一举扭转施工被动局面。现任项目经理李勇就是从其它项目调过来的与广州分公司共同成长起来的公司元老,有着开拓性的管理思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初到项目,看到地质条件差所导致的出土难、出土慢成为施工生产的最大掣肘,而深圳市所规定的弃土场距离项目又太远,李勇立即部署在项目附近筹建临时弃土场,先把基坑里的土倒至地面上,确保下一步施工生产的有序开展,在项目大干最厉害的时候,仅南端110米的范围之内就有5台吊机、6台挖机等共几十台机器同时作 业,日出土量达2500方。
解决了土方问题,就是施工生产的进度问题了,同其它项目一样,前海湾项目也面临着外协队伍的纪律松散,施工扯皮所导致的施工进度缓慢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李勇决定由管理人员牵头,直接管理班组,成立自己的架子班,让架子班和外协队伍在竞争中推进施工生产。李勇说:“项目管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总包方被分包方制约,由于分包队伍的人员具备很大的流动性,很多人都是只干一两天就去了别的项目,不会有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干起活来自然不愿意倾尽全力,遇见危险性较大和施工难度大的时候,很多民工都不愿意干;我们老是被分包方掐着脖子,这肯定不行,必须成立一支自己的队伍,在关键的时候敢打仗,打胜仗,这就是我成立架子队的初衷。事实证明,通过成立架子队这支属于我们自己的队伍,不仅架子队的工作区域进度明显加快,外协队伍也由于感受到了威胁,有了竞争,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施工生产进度得到有效提升。”
而今,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前海湾南端的盾构始发条件已于8月25日交付城轨公司,北端盾构始发也将于11月25日达到,整个项目土方出土将近完成40%,在南方公司和地铁公司季度考核中,中铁一局名次逐步上升。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队伍人员整体素养,争取在地铁公司和地方政府考评中创优争先,同时做好课题研发工作,为年轻技术人才的成长开拓道路。我们相信,在分公司的正确领导,项目经理的灵活指挥和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紧密协作下,前海湾地铁项目一定能够完成业主与分公司交付的各项任务,将前海湾这个亚洲最大的地铁站同时建设成为深圳最美乃至全国最美的地铁站,为深圳特区人民带来更多的便利,为铁一局带来更多的荣誉与成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