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种责任;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责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也是一种责任。在这个追逐名利的社会,最重要的不只有金钱、荣誉,还有责任。当我们承担起那一份份责任时,你会感知到人性的光辉。不知不觉间灵魂也会因为责任而高尚,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承担一份责任,人生因此而美好。
————题记
宋俊喜同志于2000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在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商开NO.17标从事技术工作,主要负责本项目附属工程施工。由于刚走出学校,缺乏很多实践经验,但他本着肯学肯干的工作作风,与老同志积极请教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使得产品满足了内实外美的效果,顺利并成功的交上了他毕业的第一份答卷。
2003年转战新郑NO.9标项目,在路桥五队主要负责刘江互通立交主线桥和3个匝道桥桥梁上部的现浇箱梁施工。刘江互通式立交位于京珠、连霍两大国道主干线交汇处,设计为全封闭、全定向、双车道的“十”字型全互通大型一级立交桥,上下三层,占地1189亩,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占地面积亚洲最大的公路立交桥。项目要求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特备是在军用梁上对箱梁底模的标高和平整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他积极与项目部沟通讨论,最后确定采用托盘法施工工艺,即加工一定高度的空心钢管底托安装于军用梁上,再用带螺旋调节高度的上托组合,纵横向则采用钢管连接,此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底模在横坡纵坡双向高程控制的问题。铺设底模后模板高程不超过±5mm,满足了设计要求。在箱梁内模支设时,根据箱梁内净空,采用碗口支架横杆当竖向支撑,上部采用碗口支架立杆连接,中部则采用钢管扣件对支架进行加固连接,然后在支架上铺设底模。此方法的采用不但使内模材料可以周转使用节约了成本,而且支架搭设速度快、拆除更快,箱梁节段施工周期明显缩短。
2005年随五队进驻河南新乡济东NO.11标,后因工作需要调任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兼安质部部长。由于本项目主线14、15孔以及E、G匝道横跨京珠高速公路,为保证南北大通道的安全畅通,项目采用分流后搭设满堂支架法施工。分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辅道的线性和成本选择,以及标识标牌的准确全面的安装。他采取多种线路方案比对,并进行三维动画演示,最终成果得到了高速交警和路政的一致认同和满意。在跨线施工时,交通厅领导和业主都认为不可能按期内完成的情况下,与项目一班人员对项目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按日排工期,实行24小时三班作业,最终如期胜利完成任务并得到了众多领导的一致认可。
2009年6月公司喜中内蒙古201线,在接到通知后便立即赶赴工地,由于业主未提供正式图纸,而工期紧迫,他积极对招标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整与上报,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施工。本项目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全线路基填料又为风积沙,风积沙有以下特点天然含水量较低,最大也不超过12%,而且颗粒组成单一,渗透系数大,粘聚力弱,松散性强,保水性差,但水稳性好,压缩变形小。针对以上特点,组织项目人员积极进行技术攻关,总结试验及现场各项参数指标,合理利用其压缩量与荷载的关系、回弹模量较大及其保水状态下易压实的特性,创造出了适合本项目快速而又合理的风积沙施工工艺。本项目QC小组也因此获得了2010年陕西省级质量管理小组的荣誉。
2012年10月参加集团公司中标的集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担任公司组建的第一工程队队总工职务。集通复线所处地域为浑善达克风沙地段,冬季漫长寒冷,最大冻土深度为3米。由于是第一次参建铁路既有线施工,为了准确的指导施工他积极带领技术人员学习集通公司相关的临近既有线施工规定,带领技术人员对现场及图纸进行详细的复核比对,提前对开工方案及报告进行签认。
我项目处于内蒙古高寒地区,天气恶劣,自去年10月份上场时,已经开始下雪。为了顺利完成队部临建工作,积极的和地方及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组织突击队,提前完成了队部驻地建设工作。为了完成全线的复测工作,亲自带领指挥测量人员冒着零下三十度的寒冷天气,踏着半米多深的积雪,在十天之内提前完成了全线58公里的复测工作,克服了大量的技术难题。为了顺利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亲自带领工程人员步行巡线,每到一处对现场都仔细的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并多次组织工程会议,进行技术探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屡次获得了局项目部领导的表扬。我项目是铁路既有线施工,技术、安全要求高,带领技术人员学习既有线施工的相关规定,把控每一施工项目的方案申报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做到每个施工人员理解既有线施工的安全及技术要求,为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他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不断学习、力求创新、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认真负责。通过这十三年的工作历练,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已经由一名技术员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总工程师。宋俊喜同志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要不断成长,要时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领导。
大千世界,草有责任,花有责任,大树有责任。无论什么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人生因责任而美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