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八月十五月儿圆,真的好想家,来牡绥铁路施工两年了,虽然中秋节都是在工地渡过的,但是为了隧道早日贯通我觉得不回家也值了。我通过媒体祝愿我的爸爸、妈妈、老婆、孩子,祝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节日快乐”。这是9月19日,在中铁二十三局二公司牡绥项目部承建的牡绥铁路工程绥芬河1号隧道施工现场,来自内蒙古通辽市8岁孩子的父亲崔宝玉对着绥芬河电视台采访镜头发出的肺腑之言。此时这位36岁的车轴汉子,流下了思念的泪水。
面对镜头远离家乡的农民工崔宝玉向亲人问好(杨景霜摄)
月到中秋分外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本是合家团聚的节日,可对于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2000多名牡绥铁路工程建设者来说,与五湖四海的兄弟们在“大家庭”一起过中秋也是一样的温暖快乐。
为了犒劳大家,牡绥项目经理王利民亲自带队将8万多元的酒肉、月饼、水果等慰问品分别送到18个工点。不论是本体队伍还是农民工,没有生疏远近之分都一视同仁。他走工地、进工棚,面谢大家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浓浓的关爱之情令人感动,让他们感到了家的温馨。
正在隧道内指挥除碴作业的安全员林建平来自福建省平潭,2010年来牡绥铁路之前,曾在湖南、陕西、云南等6个省市从事过隧道施工。今天对老林来说,已经不知道这是在工地度过的第多少个中秋节了,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对笔者说:“虽然每年只能回家一趟,但我从无怨言,为了铁路建设,更是为了养家糊口,我感觉很值得,在这里为绥芬河一号隧道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也应该去做”。
像崔宝玉、林建平这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在一号隧道内有90多人,分别来自福建、河南、内蒙古……。大家操着不同方言,每天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在工地像个大家庭一样。
此时,伴随着隆隆的机械轰鸣声,已经进尺1423米的绥芬河一号隧道内除碴运输车鱼贯而出,隧道两侧水沟电缆槽混凝土浇筑作业也在紧张进行,接下来还要进行支立钢拱架、初喷、仰拱开挖、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二衬施工……。他们倒班作业24小时不间断,寒来暑往昼夜不停抢进度,为的是隧道的早日贯通。
笔者将要走出隧道时,看着工人们满身灰土紧张忙碌的场面,望着那若隐若现的背影感慨万千。当人们举杯邀月庆佳节、合家团聚渡中秋的美好时刻,为了铁路建设他们带着对家人的思念,依然坚守在施工生产第一线,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愧为工程战线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