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为高铁装上“智慧大脑”

2020-08-24 07:53:0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下转3版

陈志强

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2006年参加工作,曾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特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通号集团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按时自动开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停车自动开门……奔驰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的高铁列车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拥有实现自动驾驶的“智慧大脑”。高铁列车能够自动运行,离不开众多研发人员的默默付出。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陈志强就是其中之一。

列车控制技术被称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要控制高铁列车发车停车、运行区段、时速等,都离不开列控技术。十几年来,从瑞典学习到国内实践再到研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从C2到C3再到C3+ATO,陈志强和研究团队砥砺前行,推动中国高铁列控技术在十几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精彩蝶变。

敢挑战,实现列控系统“中国造”

1999年,陈志强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读研究生时,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不少内容与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有关。这激发了他对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研究兴趣。

2006年,陈志强进入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工作。刚工作不久,他就赶上了铁路建设大潮,国家大力推进高铁向前发展。列控技术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当时,世界上只有瑞典、德国、法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这一技术。2007年,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2级(简称C2)列控系统,能满足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控制要求。为使系统进一步升级、满足武广高铁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运行控制需求,按照当时铁道部“中外联合设计、打造自主品牌”的顶层设计原则,中国通号集团组建了武广高铁攻关实施组。单位派陈志强及其团队前往瑞典庞巴迪公司,就中国时速350公里高铁列控系统研发开展联合设计和技术攻关。

“对庞巴迪公司而言,武广高铁只是他们众多合作项目中的一个;对我们团队来说,这个项目非常关键,关系到能否成功掌握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陈志强回忆道。在瑞典学习的一年时间里,他们需要对C2系统和庞巴迪公司的E2系统进行集成设计和联合研发,双方常常出现意见交锋,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讨。研讨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陈志强明白,要想实现突破、掌握真正的列控技术,还得靠自己。

那段时间,陈志强和研究团队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研究系统集成方案,开展软件开发和集成调试,进行各种场景下的功能性能试验。虽然当时欧洲的列控技术处于领先位置,但陈志强相信,科研领域只有真理,没有权威。通过细致研究和大量试验,他不仅全面掌握了E2系统,而且与团队合力完成技术攻关,研发出具有中国自主品牌、适应中国高铁发展需要的CTCS-3级(简称C3)列控系统。

(下转3版)

采访手记

匠心至臻 承以惟精

干一行就钻一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陈志强研发高铁列控系统的制胜法宝。不同时速、不同型号、不同运行场景……陈志强需要考虑高铁运行的方方面面,能够成功靠的就是对系统的精心调试、对品质的精益求精。“不放过一厘米的误差”,他始终笃信,专业就是做到极致、追求最佳。

十几年里,陈志强参与了中国高铁列控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一路走来,他始终紧盯目标、心无杂念,不畏难、不动尧不言弃,就是为了打造具有中国基因的“列控利器”。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取得的成绩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采访中,陈志强总是谦逊低调,但提到列控系统却充满信心。他出门坐高铁有个习惯,就是先看看列车编号,通过编号就能知道车上装载的是不是自己研发的系统。上车后,他喜欢感受列控系统带来的乘车舒适感。舒适,是他最大的目标,也是他自信的底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