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大凉山里,幸福列车奔向前

2022-04-21 08:33:2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胡志强

“5633次列车出站信号好了14月18日7时10分,5633次公益性“慢火车”司机陈伟拉动手柄,满载500余名旅客从成昆铁路普雄站正点出发,驶往目的地攀枝花南站。

成昆铁路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常年穿行在大凉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中,往返于普雄与攀枝花之间,票价不变,逢站必停,承担着沿线少数民族同胞日常出行、经商、上学、走亲访友的运输保障任务,被誉为大凉山中的“帮扶车”。

“大叔,最近怎么样?生意好不好?”“现在生意好得很哦!我这20只鹅都是被提前预订了的,不用到西昌,路上很快就能卖完。”刚从尼波站上车的旅客王昌喜,与5633次列车长王槐雄亲切地交谈着。

56岁的王昌喜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尼波镇上做家禽生意,是公益性“慢火车”上的常客。10年间,他充分依托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打造的“乡村集贸市潮,在车上进行农产品交易,收入增加不少,日子也越过越好。

“这在原先想都不敢想埃现在,铁路部门将‘大集’搬到车厢里,这真是个惠民助民的好政策啊1王昌喜高兴地说。

“在大凉山,山与山相连,交通闭塞。这里多数人常年生活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山上,出行困难,穿行于大凉山彝族地区的公益性‘慢火车’成为彝族老乡与外界连通的主要交通工具。”成都客运段集动二队队长熊丁萍介绍说,乘车旅客大多是当地赶去城里售卖自家农产品的老乡。列车工作人员撤掉部分车厢的座椅,设置专门堆放大件物品的区域,并在行李车上开辟专门拴牲畜的地方。老乡们在车上就能做成买卖,成为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了全面满足凉山彝族老乡日常出行、经商、上学的需求,西昌机务段倾心打造“共青团号”包乘组。结合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停站多、速度慢等特点,针对山区铁路坡度大、弯道多等实际,该段先后研究总结出了“全程保畅抢点”和“灵活精准对标”公益性“慢火车”操纵法,确保了公益性“慢火车”全年正点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该段持续强化辅时管控,进一步提升公益性“慢火车”的旅速、技速,加快机车周转。

“‘小慢车’不仅开得好,而且非常准时,每次进城采买、办事都非常方便,不用担心赶不上车。这趟车已经成为我们沿线百姓的通勤车、致富车。”常年乘坐这趟公益性“慢火车”的彝族旅客衣火五沙点赞道。

1月10日,大凉山首次开行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大幅缩短了西昌到昆明、西双版纳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带动了大凉山沿线的物流货运,为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等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沿线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现在乘坐复兴号动车组来大凉山游玩的旅客越来越多,买草莓的人也比往年多多了1当地的草莓种植户张莉莉高兴地说。

张莉莉家住米易县城,承包了4亩地,专门种植当地的露天草莓。现在是晚熟草莓大量上市的黄金时节,张莉莉家的草莓已经被前来旅游的王女士一家预订了15公斤。

与此同时,在被誉为“中国果桑之乡”的凉山州德昌县,成片的桑林已全部挂果。水果种植大户刘强兴奋地说:“德昌的桑葚已经成熟了,欢迎朋友们来德昌品尝优质桑葚。现在,铁路越来越快,来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便利的交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

“四川是全国帮扶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根据成昆铁路运输特点,采取多项措施服务沿线少数民族百姓,全面满足他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切实用好复兴号动车组和公益性‘慢火车’,‘一快一慢’齐发力,为沿线人民群众生活增光添彩。”成都局集团公司客运部相关负责人说。

复兴号动车组开进大凉山后,西昌到攀枝花、昆明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和4个多小时,为生活在大凉山深处的人们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列车飞驰,承载着大凉山乡村振兴的希望,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