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元素闪耀 创新点亮未来
高度仿真的复兴号模拟驾驶台、外美内实的复兴号动车组模型、多姿多彩的“铁路”文创产品、一老一新的北京丰台站站牌、中欧班列奔驰不息的画面、适用智慧工地的巡检机器人和移动数据方舱……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两大展区,铁路元素闪耀,引来广泛关注。(《人民铁道》报9月7日讯)
追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未来。新中国的历史里承载了厚重的铁路元素;而今,有铁路史的主要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铁路主题公园、铁路博物馆等,留下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铁路记忆,在岁月更迭,技术革新的时光里,中国铁路那些克服万难不断求索的历史将被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随着高铁在我国的迅速普及,铁路元素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从早期的蒸汽机车,到后来的“绿皮车”,再到现在的高铁动车组,无不在诉说着铁路的发展史。伴随着铁路在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铁路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带一路”拉近了世界距离。“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其中“陆上丝绸之路”正是对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传承,也是渴望连接世界的最初理想。中国铁路首当其冲,中欧班列的开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穿针引线,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新篇章,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中欧班列是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之一,是我们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他极大地鼓舞着铁路人的自信心,在未来面向世界。
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让铁路的“硬核”更强。创新不可或缺,创新可分为“硬”创新和“软”创新,“硬”创新可以是硬件设备的创新,可以是“绿皮车”到高铁动车组再到复兴号的创新。而“软”创新可以是制度、操作技术的创新,是“硬”创新的“配套说明书”。创新是铁路发展的动力,而铁路工作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是科技创新的开发者,同时也是在创新道路上持续探索的探索者,无论是运输组织、旅客输送或是行车安全均受益匪浅,在未来仍要坚持创新。
时代的潮流依旧滚滚向前,铁路元素也会始终绽放光彩。回归生活,就要造福社会,服务社会,以创造未来美好生活为目标,点亮未来。(吴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第十五届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圆满落幕09:41
- 渝厦高铁益长段即将通车11:02
- 南沿江城际铁路明年即将建成通车!11:00
- 暑运收官 凯里车务段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09:08
- 极北之星即将升起 伊春西站正式开工建设08:38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