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建设

智能化擦出科技创新火花

2017-03-24 09:33:2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智能钢筋加工系统让我们在施工中既省时又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既精准又安全,把人从繁重低效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日前,在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济青高铁项目部济南制梁场,当谈起互联网在高铁施工中的作用时,技术人员如数家珍。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互联网与箱梁预制擦出了朵朵科技的火花。

济南制梁场主要承担济青高铁济南特大桥492孔箱梁预制任务,按照济青高铁2018年底通车要求,箱梁预制必须于2017年4月底全部完成。要兑现节点工期目标,制梁场必须达到每日3孔的制梁速度,如何确保梁体质量便成了梁场的头等大事。

为此,项目部集思广益,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钢筋加工、混凝土生产及物资管理等环节,从箱梁预制的源头上杜绝了质量隐患。

走进济南制梁场钢筋加工棚,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控立式双头钢筋弯曲中心和数控钢筋剪切线。技术人员将图纸钢筋信息利用计算机传入智能钢筋加工系统,现场操作人员只需一键启动,就可完成钢筋半成品加工的调直、剪切、弯曲、计数等工序,管理平台实时传递数据。智能化系统让以往繁琐的工序变成了流水作业,增加了钢筋加工的精准度,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

“数控弯曲机弯曲功效为传统弯曲机的2.3倍,剪切线切断功效为传统切断机的2.6倍,数控弯箍机弯曲功效为传统弯曲设备的3.1倍。我们平均每班2人加工量为10吨以上,是传统加工设备产量的5倍多。”项目部总工程师孙巩介绍说。

钢绞线张拉是箱梁生产的又一道关键工序。“以前需要很多笨重的工具配合才能完成,费工费时。”制梁场技术员陈帅辉说。

济南制梁场对箱梁梁体张拉采用了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现场实际的预应力张拉过程由计算机智能仿真程序来控制,实现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精准分配张拉力,数据成果同步生成,既确保了施工安全,又实现了减员增效。

为牢牢把住原材料进场关,制梁场对原材料进场实行过磅影像制。他们分别在地磅前后和磅房内安装摄像头,当运料车进入拌和站,摄像头前拍车牌号,后照车上装的料,图片上的时间和过磅单上的分秒不差。地磅电子显示屏记录了运料车方量、钢筋数量等,无须上车查验即可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为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制梁场对混凝土生产过程实行了信息化监控。他们在拌和站安装了电子自动计量系统和信息监控系统,实现了多级质量监控。一旦操作人员违反拌和站操作规程或未严格按照试验室配料通知单标准操作,监控平台将立即向所有相关责任人发送警示短信,从源头上确保了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济南制梁场场长魏衍睿说:“把互联网与高铁箱梁预制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施工模式,使得高铁施工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系统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