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健 刘玉倩

图为老师傅向王立起(中)和王合理 (右)讲解施工注意事项。 杨卧龙 摄

中铁十六局集团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部,有 “把企业当家”的老铁道兵,有携妻儿共赴战场的 “80后”主将,还有思维活跃的“90后”新生代。他们生于不同的时代,带着各自的时代特色构建起一个立体化的团队。

在这个多彩的团队里, “90后”逐渐引人注目。他们没有一些人说的唯我独尊,更没有冲动、浮躁、不感恩。他们一个个虚心好学,满怀一腔热血愿意为企业贡献微薄之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生代的担当。

王合理,1994年出生,去年刚刚大学毕业,是项目部的一名普通安全员。他读书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到工地后负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 “作为一名新人,刚到工地时,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很迷茫,项目部领导和老同事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王合理说。初次接触施工安全质量工作,陌生的环境和不知所云的专业名词令他忐忑不安。他没有气馁,鼓足了劲 “闭关修炼”,把遇到的每一个不懂的名词、问题都仔细记到本子上,系统整理在工地上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师傅的带领下,他抱着从零开始的态度一点点学,白天跑工地,晚上学理论。30多个工点,王合理每天至少跑一遍。这样的坚持,令周围的人对这名 “90后”小伙儿刮目相看。当被指派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时,他做得很好,赢得了部门主管领导的认可。

工地很忙碌,王合理却感到很充实、很快乐,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从一无所知的学生成长为施工的行家里手,其中的困难可能只有这名 “90后”自己知道。

1991年出生的王立起,是一名来自测量班的测量员,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他是典型的 “蜜罐里长成”,到工地后在测量工作中经历了更多的艰辛和磨炼。经过锻炼,他思想上更加成熟了,行动上更稳重了。 “初到工作岗位时,我也失落过,想做 ‘逃兵’。走进工地,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强烈的落差感令我一度迷失。”王立起说, “最后我说服自己坚持下来,通过培训以及导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摆正了态度,觉得工地上的经历值得拥有。”

一年的工地生活中,他被项目部团队的激情和同事的敬业精神所感染,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有了明显转变,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员工。

为让 “90后”员工尽快适应岗位、快速成才,项目部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挑选职业道德优良、业务技能过硬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在工作岗位上以导师的身份,通过 “传、帮、带”的方式,对 “90后”员工进行定期目标化培养,使像王合理、王立起这样的新员工尽快成长为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青年岗位能手。

与此同时,项目部还根据 “90后”员工的特点定期开展岗位培训,不断更新培训内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传授现场安全管理、技术管控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