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王东朗

除夕,在三国名相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湖北襄阳,施放“孔明灯”,成了人们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对自己预想愿景,祝福许愿的一种乡风习俗。

在这除夕的傍晚,中铁十一局一公司襄阳基地大门口上方,映衬在两盏大红灯笼上方“欢迎一线员工回家过年”的大红横幅标语,赫然醒目。从大院门口到假山的大道两侧,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和彩旗组成的凯旋门般的通道,愈加映衬出大院节日祥和的气氛。再有不时的鞭炮声点缀,把欢度节日的氛围,不断地推向高潮。老天也好象懂得人间的太平与祥和,用一朵朵纷纷扬扬洒落的雪花,着意彰显着“瑞雪兆丰年”的温馨。

“妈妈,我们也去放孔明灯吧。你看,有好几个孔明灯都飞起来了。”明明缠着妈妈,不让忙活年夜饭。

“去吧去吧,放了孔明灯,就不要再老是缠着我,要爸爸回来了,啊?”素雅安附着五岁的孩子明明。

“再缠,你也不会帮我催爸爸回来。”明明扯着妈妈的衣角,嘟囔着小嘴儿,和妈妈一起到楼下放灯去了。

这娘俩,是项目副经理朱金涛的爱人和孩子。因江浙一带春节时段雨少,正是加紧施工的好季节。每年一到三、四月里,梅雨期便要到来,一天到晚淅淅沥沥不紧不慢的雨水,一下便是二十余天或一个多月,势必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为此,项目部员工春节基本不放假。

尽管儿子明明寒假后一直打电话缠着要爸爸回来,可在天南海北筑路的铁建人,哪一个不知黄金期赶抢施工的重要?离家别子,多尽忠少尽孝的铁建人,把分居流动、常年极少顾家变成了习惯!可话又说回来,铁建人也是感情丰富的,也有“老婆孩子热炕头”那种惬意人生的情怀;也有“养子不教父之过”责任担当的心愿;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敬老感恩的孝心;更有“企业的兴盛,舍我其谁”的忠诚与豪迈!为了使企业在当今建筑市场如此激烈竞争中兴旺发达,为了家庭经济生活的殷实,他们勇敢地在经济大潮中抗争,义无反顾地向前,向前!

娘俩在楼下点起孔明灯,热气逐渐涨满。这灯儿也象有善解人意的灵性,忽忽悠悠,向夜空中飞去。

“哈哈,飞起来啦,飞起来啦。”明明高兴地拍着有些被冻红的小手,喊着,跳着。“妈妈,它飞那么高,爸爸一定会看见吧?”“会的,一定会的!你爸爸一准看到了我们对他又在工地过年的平安祝福!”素雅回答着儿子的提问,也好象是说给自己。

过年的鞭炮声,一阵连一阵,雪片也越来越大。满载着家人美好祝福的孔明灯,越飞越高,遥曳着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