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铁道兵第十师因在白水河畔修建罕东铁路而备受关注。如今,中铁二十局集团的铁军重返这片热土,再做贡献。3年来,中铁二十局集团承建的黄韩侯铁路1标施工项目,赢得了西安铁路局、监理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6次荣登西安局信用评价 “状元榜”,成为全线的标杆。黄韩侯铁路1标指挥部连续3年被西安局评为先进指挥部,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2013年被评为在陕铁路建设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现任指挥长刘义立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

黄 (陵)韩 (城)侯 (马)铁路是一条陕西运煤专线铁路,全长204.58公里,是国家铁路重点建设项目。该铁路建成后,将强化陇海铁路“两翼”分流功能,满足陕北、山西中南部地区煤炭外运量增长的需要,成为晋陕两省煤炭运输的 “新便捷通道”。

标准建设 “牢根基”

黄韩侯铁路1标全长44.66公里。中铁二十局集团提前介入,集合管理人员,率先对当地施工环境、地理条件等进行摸底调查,集中力量搞好前期策划工作。时任指挥长刘虎军带领参建员工,克服了施工图纸未到、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未下达等困难,按照“进场快、标准高、要求严”的原则,不等不靠、全力出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项目临建、劳务招标、征地拆迁等准备工作,为后续工作全面展开赢得了宝贵时间。

指挥部对其管段进行合理分割,下设四个工区及一个拌和站。在项目管理中,指挥部坚持以安全质量为中心,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责任成本管理,以安全、质量和工期受控为重点,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目标,实现项目管理规范化。该指挥部将管理规范具体落实到现场每一项工程的资源配置、技术、工序流程、作业规范等方面,对工期控制、安全、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管控。在工区管理方面,指挥部不断细化各项施工计划和任务指标,强化现场督察管理,实行月考核、季评比、年总结等有效措施,提升了项目标准化管理水平。

安全质量 “两手硬”

指挥部高度重视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到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质量风险责任制和逐级负责制,筑牢安全管理的 “防火墙”,把目标层层分解,形成一级保一级的安全质量责任保障体系;严抓过程控制,坚持精细化管理,针对长大隧道、高墩大跨、既有线施工等安全风险高的项目,坚持 “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方针,抓制度建设、抓教育培训、抓风险防范、抓监督检查,重投入、重排查、重整改、重问责,并在作业现场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巡查小组,不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巡查抽检,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指挥部定期进行月度安全风险管理考核,落实工区奖罚制度和问责制度,建立安全风险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销号。同时,他们还相继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3000天、防洪度汛大排查、隧道路基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活动。

党群干线 “色彩浓”

3年来,指挥部党群工作部按照项目管理标准化和项目党建标准化的“双标”共建要求,扎实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项目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党工部组织开展了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活动,提升了党员的先进性;开展创岗建区活动,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开展向一些先进人物学习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等活动,传递了正能量;开展读书学习主题月活动,有效消除了部分员工的浮躁心理;举办的文艺汇演、唱歌比赛,唱出了黄韩侯铁路的 “好声音”;在节假日举行的篮球赛、趣味运动会、 “铁建杯”乒乓球友谊赛等活动,倡导员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开展青年座谈会、成立青年突击队,号召团员青年勇于追梦、善于圆梦……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有效促进了该指挥部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展开。

成本管控 “增效益”

指挥部始终将降低成本作为一条主线贯彻于施工技术方案比选、优化的全过程,紧盯项目创效核心工作,突出激励机制的作用,结合集团的评估方案,明确目标、分解责任,建立并完善各类控制台账,坚持月度现场形象和计价工程量现场复核制度,有效管控工程数量;在主材料采购上,严把材料进场数量关和质量关,坚持采管分离制度、月盘点制度及节超分析制度,控制材料成本;按月召开成本分析例会,及时查找问题,及时制定纠偏措施;理顺经济关系,切实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成本责任意识。通过开源节流、量化考核等有力措施,该指挥部的效益稳步增加。

指挥部按照集团 “安康杯”竞赛总体工作部署,结合 “锤炼自我、打造组织、提升发展品质”等主题教育活动,多次开展以 “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促发展”为目标的劳动竞赛活动,并通过师带徒、岗位竞技、考核奖罚等措施,不断丰富竞赛活动的内涵,多次在单项施工竞赛中获得业主单位的好评。

真正的攻坚战已经打响,黄韩侯铁路建设者们将继续秉承 “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的企业宗旨,继续发扬 “现代铁军勇争第一”的企业精神,再接再厉、全力以赴,用自己对铁路建设事业的一片真情谱写新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