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重庆,一个2008年才从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80后小伙子,自打进入中铁一局三公司,先后参加过哈大客运专线、兰新第二双线、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卫星路等工程建设,一路艰辛坎坷,一步一个脚印,从青涩的实习生逐渐成长为技术独当一面的工程部长。
电话采访石重庆的时候,他正在中铁一局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卫星路项目工地上测量放线,能隐约听到施工机械的轰鸣和对讲机嘈杂的声响。
不善言谈、讲究原则,乐观、热情,细致、负责,还是见习生时,石重庆就给同事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他参与第一个项目哈大客运专线时,才刚走出校门不久,对待担负的测量任务却一丝不苟,一点没借着新手的名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的需要,他每天上工的时候跟着师傅争分夺秒地加快放线速度,奔跑在一个一个工作面上,快速准确地完成每一个工作面的施工图纸放样、现场放线等各项测量工作;晚上该休息了,他则继续战斗,踏踏实实地加班整理资料,吃透各类图纸,预习掌握第二天各个工作面的测量顺序,始终做到能够保质保量、又快又准地完成各类测量服务工作。石重庆用心工作,志在争先的态度,让他在学技练功的路上稳稳当当地起步了,哈大客运专线结束后,他被调到兰新二线项目部担任测量队长。
面对一片茫茫的戈壁,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要完成全线18km的断面测量及导线复测,谈何容易!眼前的困难显而易见,未来的艰辛不言而喻。可是,重任在肩的石重庆并无惧意,毅然决然地领着8个学生开始了戈壁滩上的苦旅。
测量过程中,没路靠脚趟,没电靠月亮,计算数据、整理内业就靠手电光,条件再艰苦,石重庆对工作的标准一点也不打折扣,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是三公司兰新二线项目部管段开工、大干的开始,面临施工任务紧,人员少的现实,作为测量长,石重庆深知自己责任重大,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还有很多。于是,茫茫戈壁之上,他如同上足发条的机器人,把业余时间全部交给了自学。无聊时以学习为慰藉,孤寂时把书本当伴侣。白天连轴工作,晚上加班读书。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付出终有回报。2010年,他通过自学考试,顺利拿到了吉林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他说:这是人生更高追求的新起点。
在项目部CFG桩工程全面开始施工前,石重庆将自己的测量小组划分为两个班组轮流上阵,而他却是全班制。为了确保CFG桩按计划施工,他组织测量人员晚上打着手电筒放线;同时,组建了沉降观测小组,带领测量人员采集沉降数据,认真分析总结,用于指导施工,在全线首家通过沉降观测评估,为后续的线上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项目部管段内线下施工达到收尾施工后,2012年7月石重庆又被委以重任——负责接触网基础施工。
高铁接触网施工技术要求严,测量放线工作更是不能有半点差池。稍稍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交验甚至会给下一环节线路安装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石重庆在接受任务后,对“学习”抓得更紧了。他白天在工地上测量定位,为施工人员做技术指导,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遇到的疑惑都记录下来,晚上回到驻地,顾不上吃饭就翻看施工图纸、查阅资料、打电话请教兄弟单位从事接触网施工的专业师傅。
一段时间后,石重庆自己对接触网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了如指掌,但他发现由于施工队伍对施工工艺不熟悉,施工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于是,他利用晚饭时间,将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召集在一起,自己担任授课老师,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施工规范和控制要点和安全防护等相关内容。经过一个多周的系统培训,现场作业人员作业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施工进度也不断加快。
虽然进度上去了,但安全质量工作不容忽视。为了确保接触网施工安全质量全面受控,石重庆每天奔波在数十个作业面指导及盯控,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有序推进。在2012年9月底项目部顺利完成了管段内952个接触网及CPIII的施工,比业主要求的施工计划提前1个月。
接触网及CPIII的施工结束后,石重庆又转战负责道床板施工,他用心完成着领导交办的每一项施工任务,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在2012年年底业主检查中对三公司兰新二线项目部管段道床板施工检查中,石重庆负责的管段内施工线性控制标准、外观光滑美观,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2013年是兰新第二双线铁路的“收官”之年,项目部管段内所有施工任务也于8月底全部完工。最后剩下的就是复测道床板和轨道精调工作,它是一项精度很高的工作,因此技术要求也非常严格。为了做好最后一道工序的工作,石重庆更是加紧学习精调技术,卯足了劲儿,随时准备着为最后的胜利冲刺。他用青春和智慧,在成就人生的路途上,践行着“奋斗不息,学无止境”的无悔誓言。
工作中的石重庆(唐建新 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