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其功于一役。仅用6年时间,他们便成功完成惊人一跃:企业十多年累计亏损超亿元的心酸史就此成为过去。6年来,在“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团结千钧力,家和万事兴”为精髓的“家”文化引领下,中铁七局三公司2630多名员工,用感恩的心,深深的情,浓浓的意,凝心聚力,共筑温馨的家园幸福的家。
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高山峡谷区段,在光秃秃、灰溜溜的绵延群山之间,在一管又一管炸药蹦出来的地方,四层梯田式的蓝瓦彩钢房依次而建,仿佛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堡”——这里,便是中铁七局三公司临(夏)合(作)高速公路项目部员工们的“家”。
五色彩旗迎风招展,国旗司旗高高飘扬。“园林式家园”里,花草苗木在寒风中笑傲着不屈地生长。巨型的“家”文化背景墙上,一只银燕直冲云天。头顶斗大的“家”字,胸怀“用心做事,按章办事,不做错事”的家训、家规和家诫,员工们斗志昂扬,生机勃勃。“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团结千钧力,家和万事兴”、“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产品就是人品,现场就是市场”、“奖牌就是品牌,印象就是形象”等温馨又励志的标语,无不彰显出这个项目部的员工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团结一心、战天斗地,用心、用情、用意建好家园、做好项目、贡献社会的坚强决心。
宽敞的办公室,整洁的宿舍,飘香的食堂,工地书屋,洗衣房,篮球场,探亲房,独立浴室、水冲式厕所……一切与工作、学习、生活有关的设施应有尽有。
项目书记、三公司第一任劳模之子张晓平说,“把‘家’建在项目,实行亲情化管理,就是为了激励员工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来管理,团结一起把‘家’里的事做得更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家”文化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魂”,是凝聚员工心智的“根”。三公司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发展与市场竞争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用“家”文化铸造企业的灵魂,把“家”文化熔铸于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感谢领导感谢党,明年搬进新楼房!”2009年5月10日,在三公司秦皇岛基地经济实用房开工典礼仪式上,眼瞅着自己一家三代很快将要告别冬天透风、夏天漏雨的油毛毡房,困难住房户代表、70多岁的唐师傅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感动,激情飞扬。
当年,秦皇岛基地有长住户512户,共2200余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60、70年代参加过大秦、京秦铁路、秦皇岛市引青济秦的老员工。
2005年7月,徐万瑜调任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时,企业正处于潜亏上亿的冰点时期。成立于1964年、2003年底企业重组时整建制并入中铁七局的三公司,几十年来,这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锋队伍,风餐露宿,四海为家,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在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建设领域创造过无数辉煌。然而,改革中的利益调整与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强烈冲击,使昔日辉煌的三公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在当时的秦皇岛家属基地,有11户员工住在破旧的平房里,有43个家庭在低矮、潮湿的油毡房里度日,有近百户人家在外租房居住,甚至还有员工家属靠捡拾柴禾生火做饭……当时的窘境,让许多员工感到非常尴尬,以至于出门都不敢说自己是三公司的人。
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金紧缺、人才外流、家不像家......人心不稳,何以兴企?残酷的现实让徐万瑜揪心不已,彻夜难眠。
怎样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
从青岛港、海尔集团学习调研归来,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很快达成共识:只有文化才是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只有人心稳定,企业才能绝处逢生!要本着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生活的原则,尽快构建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家”文化:一种尊重员工价值,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风雨同舟,共建美好家园的文化;一种甘苦与共、勇创一流、追求卓越的文化!用“家”文化凝聚人心,激扬士气,团结力量,共克时艰,确保公司良性发展、永续经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着眼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用“家”文化聚合全员心智,使文化力产生凝聚力,增强竞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公司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研摸底、收集资料、提出方案,专题研究、专家指导、试点运行、反复修缮,到2006年底,“家”文化系统建设的方向、内容、规划、理念、推进模式等趋于成熟,《企业文化发展纲要》、《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家”文化手册》、《家文化系统纲目》、《家文化推进计划》、《企业形象使用手册》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建设目标和规范随之出炉。2007年2月28日,“家”文化建设发布会在机关原办公所在地咸阳隆重召开,至此,“家”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三公司所倡导的“家”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顺应了工程人对家的依赖,但它去除了封建式家族的糟粕,以四海为家的胸怀赋予其时代的特色,是对企业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积淀文化的总结、归纳、提升和完善,是一切发展都坚持以员工为目的、追求员工全面发展的文化,也是一种如何把企业这个大家庭的事情做好的文化,更是一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的文化。它强调的是从人心规律出发,尊重人的人格,承认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的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利己与利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责任与使命、精神与物质的有机统一。其精髓是“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团结千钧力,家和万事兴”。“家”文化包含一个系统(理念、行为、形象、视觉系统)、四大支柱(安全、质量、效益、廉洁文化)、五大体系(组织、制度、宣贯、保障、激励体系)和一个数据库(“家”文化建设数据库)(简称“1451”工程),其中“家训、家规、家诫”、“三字经”和“八荣八耻”是对全体“家庭成员”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要求。“家”文化强调在公司这个大家庭里,员工都是兄弟姐妹,公司领导是企业的“长子”。人人都要关心和爱护“家庭”每个成员,处处为员工的利益着想,时刻把员工的冷暖安危系于心、践于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