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建铁路不忘造出“聚宝盆”

2020-11-20 08:29:3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云桂铁路广西公司

周军伟,云桂铁路广西公司贵南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他参与指挥修建的贵阳至南宁高铁穿越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周军伟通过增加当地劳务用工、培训群众技能、采购当地物资、帮助修建道路等方式,千方百计帮助毛南族群众脱贫致富。

周军伟是云桂铁路广西公司贵南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他参与指挥修建的贵阳至南宁高铁是国家交通扶贫“双百”工程之一,是铁路建设扶贫行动方案中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精准扶贫项目。该高铁穿越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圆了毛南族群众的高铁梦。

在贵南高铁开工前期,有一次,周军伟一行在工程沿线步行踏勘。那是一个大热天,周军伟一行一路翻山越岭,累得气喘吁吁。他们来到山坳里一户人家门前,老两口一听来客是来修高铁的,立刻请进了屋,一边张罗着打山泉水烧开水,一边拿出过节才能吃的腊肉、土鸡,准备做饭。饭后,老两口说啥都不肯收周军伟一行的饭钱。老两口动情地说:“山里太艰苦了,孩子都外出务工了,你们大老远来给我们修路,做顿饭也是应该的。路修好了,日子就能过得更好了。”最后,周军伟悄悄在碗底压了500块钱,就继续赶路了。

每每想起这顿农家饭,周军伟都感慨万分。他深深感受到大山里老乡对修路致富的渴望,这顿农家饭经历也一直激励着他坚守工地,争取早日打通毛南山乡通往山外的高铁致富路。

在修建高铁的过程中,周军伟带领建设单位通过优化弃土场的选址,将荒洼地带改造成可永久使用的良性土地,为当地百姓造出“聚宝盆”。

南宁市武鸣区素有“中国沃柑之乡”美誉,沃柑种植是当地扶贫支柱产业。然而,宁武镇东王村此前却有部分农户未能尝到甜头。东王村有一块71亩的低洼地,地表岩石裸露,一到雨季就有水泡,只能长期抛荒。

周军伟向建设单位推荐了这块低洼地,当做高铁建设弃土常他们对施工弃土进行土质筛选,将适合沃柑种植的弃土运到低洼荒地中,并投入机械对填铺的土地进行坡度控制。低洼地最后成了沃柑园,成为农户的“聚宝盆”。

这“聚宝盆”涉及农户67户213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2户34人。东王村村民潘志山家里的三亩七分地便是在这块低洼地上。过去这块地只能种一些玉米,一年到头每亩能收300公斤,三亩多地最多也只赚3000块钱。他算了一笔账,土地平整后,一亩地可以种上100棵沃柑。沃柑挂果后,带来的收益将是原先的16倍。

这块平整后的土地每年预计为东王村全村带来超过200万元的收益。目前,这一模式已推广至贵南高铁全线,累计改良土地200多亩,有效带动了当地发展。

家住贵南高铁九万大山2号隧道附近的毛南族老乡莫海东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贵南高铁开工后,莫海东通过技能培训,在九万大山2号隧道施工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工作。此前一直在广东打工的儿子莫顺严今年没有选择外出务工,他也跟父亲一起到高铁工地干活。莫顺严说,跟铁路干活能致富,在家门口的贵南高铁工地务工,一个月收入就有5500元,父子俩月收入加起来已过万元。现在,莫海东一家已从破旧的房子搬进了新居,还购置了各种家电。

贵南高铁开工建设以来,在周军伟的带领下,铁路部门已累计安排当地劳务人员就业7000余人次,支付工资超过6800万元。高铁建设不仅方便了老乡出行,而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参与高铁建设,实现脱贫致富。

(云桂铁路广西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