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时代的“慢火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年来,“慢火车”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旅客出行需求变化,先后推出“彝族情”“富民号”“乡情号”“网红旅游车”“民族团结车”等挂名慢火车,已经不再局限于解决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出行难的单一层面问题。“慢火车”俗称绿皮车,在高铁营业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的今天,我国仍有81对“慢火车”奔跑在湘西、云贵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530个车站,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一些地貌复杂、风光旖旎的沿线美景更成为资深“驴友”的“网红打卡点”。在一些没有通高铁的地方,逢站停、票价低的“慢火车”,成了沿途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虽然慢,却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提供着高效、便捷、优质的“门到门”运输服务,为当地的农产品搭建销售、宣传、推广平台,促进产业发展,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一直在飞速发展。从运行速度40公里每小时的绿皮火车到现在350公里每小时的复兴号动车组,这运行速度的飞跃也见证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铁路发展带来的美好出行。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便捷舒适的高速动车组,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从那悠悠岁月里一路行驶过来的慢火车。虽然慢火车运行速度不够快,但是它能够实实在在地驶入山区人民的生活,同高铁一样可以方便出行造福人民,它们都是铁路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华北平原到西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祖国大地上最后81对“慢火车”,承载着许多人的生计与梦想。是山区老乡的“致富车”,山区的人民需要“走出去”,山外的人民需要“走进来”,只有加大了交流合作,人民的生活才能越过越红火。是孩子们的“放心校车”、通学车,也是时光里的“乡情车”。“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人民群众在乘车出行中有获得感、幸福感,运输不停,服务不止。
“慢火车”以不变创万变。对于特殊地区,铁路保持不变票价、不变线路、不变站点的“慢火车”。这种“慢火车”,从近看是保证这些地区人民的贸易往来,正如那句“要想富先修路”,通过方便的交通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打开一条绿色通道,为老乡们的土特产打开方便之路。有了交通,就有了贸易,有了贸易,自然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从远看,“慢火车”的开行,不仅是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降低出行成本。实质上也是鼓励出行的方式。正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说,通过鼓励民众出行,多见见“大世面”,开阔视野,提升致富思维。新事物,新理念见得多了自然就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致富经”。
如果说“安全优质,兴路强国”是一首华丽的乐章,那么飞驰复兴号是乐章中那慷慨激昂的一段,“慢火车”则是温情缓和的曲尾,它们互相补充,共同为人民群众造就了精彩的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论是高铁还是慢火车,它们将继续承载人民的希望,毅然驰骋在幸福之路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杭衢铁路大桥成功封顶,预计年末实现合龙10:53
- 助力大凉山地区经济腾飞的铁路大动脉——09:55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04:02
- 陕铁院高铁工程学院开展 “缅怀先烈、展10:26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成功合龙!10:25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