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春运四十年的“变与不变”

2020-01-15 15:50:4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刘允凯

在北起抚远南至三沙,东起黑河西至喀什的广阔大地上,正进行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2020年的春运大幕已经拉开。异乡人的回家团聚之梦,由火车托载。家乡人的思念牵绊之心,由钢轨相连。春运,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正在随着中国铁路的不断变化发展,悄然发生着改变。

自1980年,《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春运”来报道大规模的春节客流,四十年的春运历史,幸福中夹杂着悲情。铁路春运作为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根深蒂固的“家文化”有直接关系。当然了,幅员辽阔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春运四十年来不变的是人们的故土情节与铁路职工的坚守岗位。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无论走了多远,内心都有对家的眷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有了春节,华夏大地便有了春运。年关的铁路职工,像是一个摆渡人,安全为帆、责任为浆,把千千万万旅客送回家乡。

笔者认为春运四十年改变的是数字之变、体验之变、智能之变。数字之变,变化的是北京大兴机场段、成贵高铁、浩吉铁路等51条新线建成投产,投产铁路新线8489公里,高铁5474公里。截止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线路多了、运力得到提升,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体验之变,早些年春运的绿皮车,走走停停,时速40公里让人又爱又恨。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118公里的京津冀城际开通运营。高铁如划破黑夜的黎明大幅度压缩了时空距离,极大慰藉了热烈的思乡之情。从北京到上海,之前坐绿皮车需要22小时,现在只需要4个小时即可到达。智能之变,从需要去火车站排队购票到手机客户端网上购票,从硬纸板、红色软纸票到磁介质票,在到电子客票,铁路购票渠道更加多元,支付方式更加方便。电子客票让旅客检票通行耗时整体缩短三分之一以上,铁路部门与时俱进让春运更加智能化。

春运四十年来,相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来说却值得大书特书。春运的记忆日渐模糊,春运的形式日新月异。中国铁路她守护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回家的时候提醒我们不要忘本,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激励我们再接再厉。(刘允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