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5月9日,公司OA《爱企业爱岗位讲责任讲奉献》征文栏目刊发了巴野项目隧道一队技术员张树奇《我的青春在远方》的文章,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和好评。
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和好评,就在于它让我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闲下来追问“我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它让我们在永不停息的行走中,停下来追问“我的青春都到哪儿去了”;它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景象里,静下来追问“我的梦想都到哪儿去了”。
张树奇说:我们拥有青春,这是我们的骄傲,却不是我们值得炫耀的资本;我们拥有激情,这是我们的自豪,却不是我们值得陶醉的风景。我的青春在远方,一个不叫做家而又四海为家的地方,在这里虽然没有亲人的温暖但有隧道一队职工们互助的肩膀,没有热闹都市的繁华但有全国各地朋友的齐聚一堂。——这让我们释怀,释怀于企业的新生代有如此的心胸、理想和认知。
陈总经理说:不断穿透平凡与简单,是为了领略厚重积累中的心旷神怡;立足眼前和当下,才有信念滋润中的理想生华。且行且坚定,祝同行者在坚守中成长。——这让我们感动,感动于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中对青年细致入微的关怀、鼓励和引领。
释怀和感动之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坚定。
坚定我们的信念。“千万不要因为走的太久,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出发呢?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认可中国铁建的招牌,认同企业的发展远景和目标,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愿意在中国铁建、十一局、中铁十一局一公司这个平台上与企业共成长、同发展,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挥洒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积累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就不要怕最初的平凡与简单,就不要怕开始的担当与付出,就不要拈轻怕重,就不要眼高手低,就不要好高骛远,要知道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厚积才能薄发”、“厚积才能勃发”,多积累一些思想、知识和技能,以便让我们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曾经看到过别人总结的“企业中8类精神乞丐”,我觉得很好地描述了当下一部分人的工作态度:领导不和我沟通,我就不沟通;领导不认可我,我就不好好干;领导不鼓励我,我就不好好干;我不开心,是因为领导不会哄我;完不成任务,总是拿一堆客观理由来应付;做错事后,总希望大家不要小题大做;不懂技术,抱怨公司没有培训;不上进,抱怨公司氛围不好。我们有没有这些心结呢?那就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坚定我们的选择。人生时时处处要面对选择。“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在彷徨的时候,时间也在流失,机会也在消失。”高考时,我们要选择学校、专业;毕业时,我们要选择企业、工种。但我要说的是,既然我们上的是工程类学校,读的是工程类专业,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工程类企业,搞建筑施工这一行,应该说是最佳选择。如果丢掉自己的四年专业所学,选择一个陌生的行业,那你与别人相比在起点上就慢了一步;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中途跳槽离职,那你还要重新熟悉一个陌生的环境,丢掉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际关系,“今夜重又走进风雨,一切从头再来”恐怕只是歌词而已,并非易事。建筑施工企业的性质大家有目共睹,流动、艰苦、分居,更是难以避免。环境无法左右,但心态可以改变;事情无法改变,但看待事情的角度可以改变。比如,我们不见喧嚣热闹的都市,但我们可以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新;我们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我们可以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高远辽阔;我们不见林立的高楼大厦,但我们可以感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雄伟壮观;我们不见车水马龙的繁华,但我们可以感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适;我们不见花前月下的浪漫,但我们可以感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温馨。还有,当我们坚守一线,看到一条条隧道成功贯通,一座座桥梁胜利合龙的时候;当我们默默付出,亲历整条线路铺轨完成,天堑变通途的时候;当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中铁十一局一公司人在一起摸爬滚打、并肩奋战,一起欢歌笑语、共话梦想的时候;当一条条大道穿山越岭绵延万里,一座座大桥横跨江河气势如虹,一趟趟列车犹如骏马奔腾驰骋天地间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总会油然地生出幸福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宿感。这是工作给我们的最好回报,是企业回馈我们的最佳礼物。坚定自己的选择而不迷茫,坚持自己所选的道路而不彷徨,并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磨炼自己,就一定会有厚重的积累,更会有厚重积累后的心旷神怡,得到一个让自己满足并与众不同的人生。
坚定我们的行动。“成功是什么?成功=目标+行动+坚持。”一万个精彩的设想,抵不过一个坚定的行动。今年,铁路投资已达到空前的8000亿元,铁路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其他基建市场规模仍保持高位,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近两年企业发展基础坚实,这些都是企业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形势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需要我们把握机遇、赢得竞争、加快发展,需要我们围绕“项目管理”这一主题,补齐项目管理短板,增强盈利能力,提高发展质量,为企业新一轮的规模效益发展夯实管理基础;需要全公司上下把握好底线思维、守土有责和管理重心下移、为项目服务“三个原则”,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管理与效益、得人与治事“三个关系”,解决好项目亏损、提升管理效益和基础管理薄弱“三个问题”。这既给了我们行动的目标,更给了我们行动的舞台。
“实干兴企,空谈误业。”只要执着信念,坚定前行,总会抵达目标。让我们记住最初的梦想,坚定入职时的信念,肩负共同的责任,且思且坚定,渐行渐成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