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2月1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办理2017年春运学生、务工人员团体票。(人民网12月1日)
学生、务工人员“团体票”,是近年来春运售票的新亮点,不仅有效解决了这两支返乡大军“购票难”的问题,也将在互联网、电话购票及代售点取票等多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大大缓解车站购票窗口拥堵现象,值得好评。
紧贴百姓,因需而动,这是包括铁路部门在内的国企优化服务、决胜市场的治本之策。坚持数年的“团票”业务就是充分契合市场需求,把“优先办理权”给了最需要的两大群体,这无疑是牵住了春运市场的“牛鼻子”,带动服务质效的良性循环。团购的优势就在于化繁为简,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换来万千学生和打工一族的便捷与轻松,免去了个体的重复奔波之苦,降低了综合成本,可谓一举多得,必将带来旅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数字是最好的证明,2015年我国铁路发送旅客数量大大超过2014年的249万人次,是国内航线乘客的两倍多。可见铁路依然是广大旅客特别是学生和务工人员等非高收入人群的出行首眩
毋庸置疑,随着“团票”的常态化和支付方式的“去现金化”等服务升级,铁路的魅力还将持续释放,届时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还是铁路部门。
我们欣喜地看到,铁路部门在理念提升、转型发展方面已做出了许多尝试,呈现出许多亮点:既有增开班列等运力方面的顶层设计、宏观调度,又有棉花专列、夜班高铁等大手笔、个性化服务,更有与时俱进,精耕细作的“微服务”升级,如平价食品、零现金支付、普速列车装wifi以及建立常旅客信息库等,都是铁路积极适应新常态,把脉市场需求、填补服务空白地带的“走心”之举。
车票“团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这种优先权要真正“落地”,变成立等可享的便捷与实惠,铁路部门在与受众对接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随着学生、务工人员开始购票,一年一度春运大战也将拉开序幕。我们相信铁路部门一定能不断挖潜,管理与服务“内外兼修”,以更多优势互补的“组合拳”主动出击,应对好这场运力与服务的双重大考;期待着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现代化的列车承载着归心似箭的人们,开启自己的轻松愉快之旅,融化在浓浓的亲情团圆中,共享中国铁路发展的丰硕成果。(张中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