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15时18分,随着绥芬河开往牡丹江方向的2728次列车驶出绥芬河站,标志着我国首条在东北高寒地区、丘陵地带建设的电气化铁路——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竣工通车,这对于推动我国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重要战略意义。(2015-12-28 东北网)
牡绥既有铁路全长193公里,由沙俄修建,1901年3月3日全线通车,已有100多年历史。受站场线路制约,区间列车最快行驶3小时58分,普通列车需5小时左右,旅行速度不足50公里。当高铁驰骋在广袤的祖国大地时,这个速度实在让人汗颜。让我们看到别人正在搭乘发展的高铁风驰电挚、翻山越岭之时,我们似乎还在这里“悠闲的看风景”。
从1903年绥芬河铁路车站建站开始,由最初的设计年通过能力百余万吨,几经改造与建设,铁路口岸换装能力达到目前的1300万吨。随着中俄合作和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目前的铁路运能已经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改造建设势在必行。
此次改造,牡绥铁路是按照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标准设计,时速目标值为每小时200公里,竣工通车后,牡丹江至绥芬河间旅客列车运行单程耗时将由目前4小时缩至1小时,货物运输能力将由现在每年的1200万吨增加至每年5000万吨左右,客运能力将由现在的每年100万人次提高到每年213万人次。
快速铁路时代的到来,不仅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加速生产要素和各种生产资料的流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此同时,牡绥铁路作为绥芬河口岸后方通道滨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扩能改造后,可提高口岸通过能力,为中俄贸易快速发展,东北亚地区经济往来提供便捷的通路,进而带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
古人说:千里江陵一日还。牡绥之间出行,从此增加了一条便捷的交通方式。无需早出晚归、不再路途枯燥,小憩一下即可到达。新的引擎蓄势待发,汇聚成澎湃之势,“百年牡绥”将为推动我国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扬帆助力。 (李文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