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工具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客流出行高峰。铁路在众多交通运输途径中,它凭着其票廉价、运能大、安全性高等优势让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  据统计,仅节前15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就达到了10180万人,同比增加701万人,增长7.4%。

数字的背后,是铁路部门为了广大旅客做的点点滴滴。铁路部门早在在春运前期便已开始筹划解决运能需求的方案,预算旅客人数,及时增开临客,减少货物运输,增大客运线路,为客车开绿灯。以铁路上海局为例,2015年春运40天,上海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5275万人次,在开行651对图定旅客列车的基础上,增开184对客车,同时密切关注客流流向和车票预售情况,适时再组织增开客车。其他铁路局还推出了夜间高铁和动车卧铺等新型列车,让广大旅客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春运以来,铁路部门还围绕“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大力挖掘运输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客运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强化设备养护维修,加强乘降组织,落实实名制验票和控制列车超员有关规定,确保旅客乘车安全;加强售票组织,延长车票预售期,集中办理学生和务工团体往返车票,增开人工售取票窗口和退改签窗口,增设自动售取票机,为旅客购票提供方便。

羊年春运转入下半程,客流激增,集中出行的压力还可能比节前更要大。但是透过春运前半场的观察,铁路方面的具体工作让我们有了快乐和谐出行的自信。铁路部门依托“三个出行”大展拳脚提供优质服务,各项工作充分体现着人性化、亲情化。当然,尽管铁路付出了不少努力,但要做到尽善尽美显然很难,我们期待铁路能顺应形势和需要作出更新更积极的变化,拿出更多的好举措,让春运不再难,让出行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