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帅民
从2月10日19时到22时30分,武昌南机务段整备车间武客技整备组上砂工唐跃华和徒弟周涛俩人没喝上一口水。
火车机车俗称 “火车头”,每台机车都需配备砂子用于制动和雨雪路面防滑。这个段配属的240台机车的牵引运行区段辐射鄂、豫、川、湘、赣等7省,有些是长途客运机车,运行距离达到1500多公里,大部分是山区、丘陵地段,每台机车回库后8个砂箱的砂基本用完。为了让机车及时出库,他俩也就顾不上休息。
11日2时20分,整备场上5条整备线排满了 “长龙”,30台机车正等着补砂,每个砂箱必须保证有2/3的砂量,大约需要150公斤至250公斤砂。
由于条件限制,每次机车上砂只能使用手推车将砂袋运送到机车旁边,用专用的铁锹一锹一锹向砂箱内补砂。有些新型机车砂箱口比较高,还要人站在板凳上加砂,非常吃力。
“现在比过去省事多了,过去不仅上砂,还要晒砂、筛砂。一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还要使用机器烘干,程序非常繁琐。现在使用的全部是石英砂,能保证机车砂箱不会板结、堵塞,并且等武客技整备场改造全部完工后,段上给我们配专用的加砂小车,机械化操作,那时人就轻松多了。”唐跃华介绍说。
4时40分,第26台机车的砂箱补砂完毕。 “唐师傅,您休息休息,我帮您揉一下。”看见唐跃华双臂微微颤抖,一旁的周涛劝说道。
唐跃华今年已经55岁了,在整备场干上砂工已经有10多个年头。经过近一夜的鏖战,他背起一袋25公斤的砂子略显有点吃力。为了抢完最后几台车,唐跃华自己拍了拍肩膀后继续补砂。
“其实,在线上开火车的司机们比我辛苦多了,我没有理由不精心、不仔细。我的工作就是让火车行驶途中不打滑,确保行车安全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旅客满意是我们唯一的工作标准。”这话在辛勤工作了一夜的唐跃华口里说出来,很真诚、朴实,令人肃然起敬。
5时20分,最后一台机车整备完毕。两个人共整备机车30台,补砂超4吨,没说一个 “累”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