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进入抢票尾声的2015年春运,随着铁总对外发布增开“红眼”高铁,一时间,春运抢票的硝烟再次燃起。对于众多寻寻觅觅的游子而言,铁路增开的临时客车似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此时,没有什么比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显得尤其重要。“红眼高铁”给沉闷的春运舞台又增添了一丝鲜活。一个“抢”字道出了太多属于中国春运的无耐与辛酸。面对飞速发展的交通业,中国春运的和谐路,因何长路漫漫?

春运,作为一个老话题,却又经久不衰,可谓是耐人寻味,全世界独此一家的中国春运,如果说有吸引世界目光的靓点,那就是忙碌的铁路,还有永远也消除不掉的黄牛。乡愁赋予的情节从来也没远离过延伸的钢轨,只要到了春运,绝大多数的异乡游子还是把铁路作为回家的首选,借用《南方都市报》统计的数字;今年的春运选择铁路出行的旅客占据着81.68%,这庞大的百分比背后既是信任也是责任,更是压力,铁路部门在运力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加开车次,再加开,不否认,临时开行的列车的确能缓解紧张的春运,也能圆众多游子回乡的梦,可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距离民众期待的和谐春运依然很遥远。

两则消息让人读懂中国铁路面对春运到来的无耐;滕房网消息;滕州火车站春运预售车票工作已基本结束,两大车站共售出春运火车票40200张,其中互联网和电话订票39500张,已取3060张,未取车票有36440张。一个微不足道的滕州站就有三万多张未取的车票,那么扩展到全国所有的车站,这个数字额该会有多少?当然,因为有了铁总退票新政,不排除这庞大的未取车票中有更多的是期限未到,不着急领取,问题是前日媒体大肆宣传报道的春运退票潮,是不是给疲惫的铁路又上了一节生动的市场课呢!

春运不是一票难求,和谐之路也并不遥远,如果说有难,难就难在票务资源的分配不公,抛开航空,公路,水路,以及众多的私家车,单纯的属于铁路的发送人数也就将近三个亿,但是目前铁路开行的车次已经达到7000多对,简单的加减乘除告诉民众。疲惫不堪的铁路的确已经尽力,但是因为车票患寡不患均,被恶意的囤积才是造成一票难求的轻叹。将近70%的游子是通过黄牛买票回家,所谓的路漫漫,焦点也在于此。

消息二;《劳动报》消息;春运极端时铁总将开行红眼高铁,为了满足春运需求,铁总打破以往规律,把原本属于高铁,动车维修的夜间改为在白天进行,让高铁全天候出行,什么叫红眼高铁?把原本属于设备正常维护的夜间时间改到白天空隙中进行,尽可能利用高铁动车去缓解春运,这就是通俗简单的解释,一句话;为了和谐的春运,铁路部门已经殚精竭虑,实在苦不堪言。

如果我们的铁路部门能把售票系统再加以完善,把新规则具体化,尽量少出漏洞,对黄牛的打击力度再增加,那么就不会出现社会大量的屯票族,也不会出现少有的“退票潮”这些资源尽管最终还会被充分利用,但是毕竟在第一时间已经被浪费一次,民众等不起,同样,铁路部门也消耗不起。化解春运乘车难,买票难,责任不在铁路一家,真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恪守着原则和道德,用诚信去迎接期盼已久的春运和谐路。唯有如此,通往回家的旅途才会在温馨中享受着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