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5年铁路春运还有半个月,本该进入尾声的春运售票又起高峰。不少旅客发现本已售罄的方向,最近多了不少余票,且时刻、席位都比较全。为什么会有余票出现?从现在开始到春运,是否有买到心仪车票的可能呢?昨天,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了近期余票的最新情况。同时,对于一些热门方向,铁路也公布了“曲线”购票的攻略,并表示极端高峰时将开行“红眼高铁”。(劳动报1月26日)
当你在为回家的车票犯愁时,当你一直蹲点在电脑旁疯狂的抢所剩无几的车票时,当你遥望火车站候车室黑压压望不到边时,当你还在抱怨车上拥挤不堪时,这就预示着春运的到来。“中国式春运”,这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2,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它被入选为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春运规模之大,以致中国大陆交通难以承受,然而中国铁路将这重任义无反顾的承担下来。
为了应对将至的春运,铁路一直在对相应的政策做出调整,从售票平台到购票、退票政策,从市场上看需求,从需求上看要求,不断通过政策回应广大旅客的呼声。为缓解“购票难”问题,实行实名制购票,以窗口、网络、电话等多种渠道延长购票期,从而分散购票人群;为解决运输“瓶颈”问题,拉开建设高铁帷幕,实现速度、时间的跨越;为增强运力,增开普速、高速临客,普速高速双管齐下。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纵观铁路发展,尤其在近十年间,中国高铁列车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啸而来,改变中国,震撼世界。从10年前发展路线图出炉,到6年前第一条高铁开通,到现在高铁已连接全国28个省份;从筹建之初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能否吸引足够客流,到现在节假日期间“一票难求”,一些线路运能甚至趋近饱和;从国民对高铁的众多质疑,到如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推广,成为中国外交名片。不管在技术上还是服务上,铁路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期间虽然饱受质疑、争议,然而铁路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在日常生活,节假日乃至春运非常时期,高速铁路已成为铁路客运不可或缺的主力军,近年来“红眼高铁”已成为春运期间的“新宠儿”。
所谓“红眼高铁”,就是为了满足旅客春运回家的需要临时增加的高铁,利用高铁夜间检修时间加开的跨夜高铁,为缓解春运压力上可谓是雪中送炭。较以往普通临客不同,“红眼高铁”实现了速度上的飞跃,为广大旅客解决“一票难求”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让广大旅客享受不同以往的体验。与此同时,“红眼高铁”的开行打破高铁夜间检修限制,由于其采用车载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不受光线影响,白天和夜间都可开行,从而实现“不熬夜”乘车。
不管是高铁还是“红眼高铁”,截至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里,超过全世界高铁总运营里程的一半。中国已从当年的高铁“追赶者”变为“引领者”,并在满怀信心“走出去”。它为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记下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彰显了“中国制造”在迅速崛起,同时也体现了铁路部门的服务理念不断升级与进步。因为高铁,今年的春运有点不一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