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曼谷会见了泰国总理巴育,共同见证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这意味着此前暂停的中泰两国“大米换高铁”的合作重新开启。
我们都知道,去年10月总理到访泰国时,“大米换高铁”的计划被广为流传,倍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更是在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介下,一时间中国高铁走出去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泰国政局发生变化,中泰高铁项目也随之暂停,“大米换高铁”计划几乎被束在高阁。
笔者认为,中泰铁路合作是必然,最终结果的“双赢”。最为全球高铁运营和在建里程第一的国家,中国高铁进入海外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其中成本低是最大的优势,同等产品相比中国比国外价格要低30%左右,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人工成本领域占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产业链成本更低。同时,中国铁路企业的高效率和拥有的知识产权,也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资本。一时间,中国高铁装备制造备受青睐。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下,果然泰国巴育新政府的一上台,第一时间就重启了中泰铁路的合作。中泰铁路虽然一波三折,但在各方努力下仍然会水到渠成。在未来,不光是中泰铁路合作,中国与世界铁路合作,必将取得“双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