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2014年我国铁路建设又取得新进展:营业里程已超过11万公里、其中高铁已突破1.5万公里。2015年还将有数千公里新线投产。在去年全国铁路投资投产创纪录的基础上,2015年将保持铁路建设规模和强度。

中国铁路从最初的蒸汽火车到内燃机组再到今天的和谐号动车进入了第三个发展时代,一步一个脚印,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地区稳定,惠及民生等领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世界贸易一张强有力的名片,在以前,我国出口的商品给世界人民的最深刻印象是“中国制造”。没错,我们的确是制造大国,衣服、玩具、陶瓷等手工、轻工业商品几乎在世界每个角落都能找到,但赚取的是可怜巴巴的辛苦费。据调查显示,富士康代工一部苹果手机,只能拿到不足2%的利润,真正盈利者是拥有知识产权的外国企业。而如今中国这个世界大工厂有了新的转型、升级,我们可以用高铁换取粮食、高额的收入。近年来,我国铁路在国内“开花结果”的同时也在国外积极布局,高铁装备陆续逐鹿海外市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时更是多次扮演“超级推销员”的角色,向世界推销中国高铁。单就2014年而言,中国南车、北车在海外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足迹遍及六大洲,订单金额达1300亿美元。中国高铁正掀起一股产业转型巨浪,由低端走向高端,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中国高铁以引进消化再吸收创新的思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列车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领域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从2008年8月1日,我国开通第一条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始,截至目前,高铁占有率已超过世界的一半之多。我国的高铁技术起步晚于日本足足40年,而如今却要与日本角逐。时间证明,曾经对中国高铁的刻薄正在被快捷、舒适的和谐号稀释。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运行时速、在建规模、发展速度,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不是终点,天空才是极限,中国铁路依然策马奔腾,努力向更高层次进展,为“中国梦”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