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两青年状告广深铁路公司,要求给无座票打5折,20日上午,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该案做出判决,认定原告诉讼请求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诉求被驳回。法院认为原告自主、自愿购买无座车票,不存在订立和同时的显失公平。从合同履行看,被告将原告安全送到目的地,履行了自身全部合同义务。(3月27日 中国经济网)

笔者认为两青年的这个官司输得不冤。旅客买票铁路卖票纯属自愿消费行为。购票之前售票员会告知旅客是有座无座,即便是网络购票或电话订票也会注明坐席情况。如果只有无座时,顾客完全可以选择不买,换乘其他车次或改换其他交通工具,把票留给愿意买站票的人,如果选择购买,就说明顾客已经认可这次交易,在铁路履行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义务之后再反过来诉求自己权利,道理上是站不出脚的,情理上也算是出尔反尔的行为。

有人认为站票和坐票享受的待遇不一样,如同卧铺和坐票的价格,应有所区分。殊不知,卧铺车厢的载客量远远小于硬座车厢的人数,旅客为了追求更好的服务质量,一个铺占据了三个人的资源,价格理应高一些,而且为了保护买了卧铺票的人的权利,卧铺车厢和硬座车辆是不连通的,没有卧铺票是不能进入卧铺车厢的。而在硬座车厢,在客流量少或者淡季的时候买的站票,是很容易找到座位坐的,如果站票五折,会给坐票带来新的不公平。比如买了站票的人,看到车上有空位去坐,是不是要补齐坐票的钱呢,这个行为是无法监督的,是对买坐票的人不公平对待。

再者说来,火车不管是站票还是坐票,运送一次的成本是一样的,列车上之所以有站票出售是因为有需求,尤其是每年的春运,暑运,节假日,一票难求,很多旅客为了迫切回家宁愿站着也要上车,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有市场就要有供应,站票的出现是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合理的情况下,扩大运力,解决供需矛盾,方便旅客的一种措施。设想如果铁路不卖站票了,有多少人回不了家,吃亏的还不是我们自己。更何况,在物价像子弹飞一样的今天,铁路部门保持十几年票价不变,已经对广大旅客来说是一种的变相的优惠政策了,如果真要实行票价半价,那铁路部门让坐票市场行情化,再让站票打折是不是更得不偿失?火车的站票坐票一个价就如同公交车一样,设有座位,票价一样却经常是人满为患,站着的比坐着的多,却从没有人质疑。如果广大旅客能跳出自我,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也不会有今天这场无厘头的对簿公堂。

纵看这场官司,更像是一次失去真性博人眼球的炒作,引起公众的热议,让铁路部门悲愤又寒心。无规则不成方圆,如果任何事情都从自身考虑,随心所欲,未来的铁路随便让人操控,还有人敢坐火车吗?(  吴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