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岩走壁”,用这个词来形容太原南工务段榆次桥隧车间芦家庄桥隧工一点不为过,这是该工区必练的看家本领。

当你做火车走在石太线上,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巍峨的太行山脉上时不时的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黄马甲,背着工具包,行走在乱草危石、陡岩峭壁之间……

2月25日8时,笔者来到石太线太行山脉脚下,跟踪拍摄太原南工务段芦家庄桥隧工区10名职工“清剿”危石的过程,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扫山行程。

太原铁路局太原南工务段管辖着石太线和太中银线,两条线路均在山中穿行,仅石太线管内就有70多处容易发生崩塌落石区段,石太线地处太行山脉脚下,沿线山体岩层破碎,风化剥落严重,虽然年年清理,但一到春融时节,落石还是频繁发生,对行车安全威胁很大。为消除这些隐患,这个段及时组织桥隧车间干部职工组成搜山巡山组,对线路进行摸排检查。他们每天爬山岩、攀绝壁,探险情、除危石,对管内的崩塌落石、危岩、危土进行搜巡、排险工作,被大家称为太行山“扫雷组”。

冲锋在前的“急先锋”

本次巡山有工长张永红亲自带队,是已经在铁路上干了30多年的“老铁路”了,2009年5月来到芦家庄桥隧工区担任工长,每次上山“扫雷”他都要亲自带队,用他的话说:这项工作危险系数大,必须盯控到位,稍有疏漏就会出大事。因此,担任工长5年来,每次扫山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在“扫雷”前,他凭借着多年的扫山经验,用望远镜对山体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存在危石,立即带领十名职工开始攀岩高峰,他永远走在最前面,大伙说,工长是在探路。因为想上山梁必须靠经验十足的人来带路,因为通往山梁的山体上,根本没有路,满山遍野都是山石头、荆棘、灌木、杂草,如果找错了路,多走冤枉路不说,还会把大家带带入险境,看似结实的石块,到了春融季节,冰雪消融,就会变的异常松动,一不小心就会踩空,人和石头一起翻下山谷,后果不堪设想。大伙在工长的带领下一字型排开,在山中穿梭,手脚并用着前行,等到了山顶,大伙都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没有丝毫的停歇,大家开始抡起大锤,固定捆安全绳用的安全固定桩。

业务精湛的“百事通”

轮大锤的是班长樊金国,自92年来到芦家庄桥隧工区已经十余年,十多年里,管内的15座大山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谈起工作,憨厚老实的樊班长立即提起精神头,和笔者聊了起来,管内什么地方是危险地段,什么地方需要重点巡查,樊班长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芦家庄桥隧工区管内共有桥梁19座,隧道6孔,涵洞34个,危险地段15处,每月必须组织山体巡检一次,到了夏季更是频繁,芦家庄这个地方,被全段称为扫山“排雷”重灾区。

恪尽职守的“老党员”

打好固定桩后,今年50多岁的老党员康金生开始准备下山用的绳索,他在整个巡山人员中是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他负责着安全绳索的看护工作,每次上山前,他都要对安全绳索进行仔细检查,让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都安安全全上岗。他走到队伍里,依旧丝毫不逊色20几岁的小伙子们,永远走在队伍的前列,到山顶盯控绳索的升降安全。他一边往安全铁桩上捆安全绳,一边指导身边5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工工作,他说道:这种绳子的捆法叫“马蹄捆”,是专门捆安全绳的捆法,一定要捆好、拉好这条安全绳,你手中的不是绳子,而是兄弟们的“生命绳”,你们一旦思想开了“小差”,就会出大事。小伙子们听了后,都下意识地拉紧了手中的绳子。

身经百战的“蜘蛛侠”

康金生帮助工长和班长系好安全带后,就开始组织小伙子们拉好安全绳,将工长和班长慢慢送到距离地面20多米高的半山腰之间,他们每人一根1米长的撬棍,开始对存在隐患的山体石块进行仔细排危检查,远远看去,如同“飞檐走壁”在大山之间的“蜘蛛侠”。“蜘蛛侠”们不像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所向无敌,也会遇到头疼的问题。尤其到了夏季,大山里的黑马蜂会在山体夹缝处筑巢,稍不留意触犯了马蜂窝的境地,黑马蜂们就会对“蜘蛛侠”一拥而上,群体攻之,躲闪不及就会被蛰的满脸是包,让你十天半个月别想下床。这些还不算可怕,工长说有一年在附近山上见过,一种脑袋呈三角形、身子大、尾巴细的蛇,后来才知道叫“七步蛇”,当时发现的早,蛇走开了,如果被它咬伤一口,那可就别想下山了。在高山上“排雷”,还经常会遇见一些平日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发生,所以上山要格外小心,防止意外发生。

笔者跟随巡山小组已经在乱草危石、陡岩峭壁间跋涉了几个小时。中午时分,他们找一块稍微平展的地方休整,喝口水,啃点压缩饼干,扯两句闲话。休息一阵,他们又手拿肩扛着工具,继续前行,前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