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又一场的大雪,将青海省门源县大坂山境内的气温拉到了一年中的极限——零下40摄氏度。就是在这样高寒缺氧的情况下,50岁的李国昌带领着他的10多个队员们,在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兰新铁路大坂山隧道施工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

大坂山隧道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高原上最长的一条隧道,施工环境恶劣,高寒缺氧,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2010年初上场时,他在高原缺氧不适应的条件下,不等不靠,按照公司领导及项目部领导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积极带领队员,在大坂山隧道出口放样、刷坡、打眼放炮、超前支护,3月份,实现了在兰新铁路二线全线隧道中首个开工,率先进入正洞掘进,得到业主高度赞扬。2010年5月,铁道部卢春房副部长到隧道施工现场视察时也给予高度评价。进入正洞施工后,面对隧道埋深浅、地质差,他主动抓好现场施工,坚持跟班作业,加强指导,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检查复核。

针对软弱围岩地质现状,他们采取小导管超前支护、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安全通过软弱围岩。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紧紧抓住西部施工黄金季节,李国昌积极响应甘青公司号召,适时组织开展“保安全、保质量、促进度”百日大战劳动竞赛活动,将计划细化到每一天,细化到班组,落实到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抓落实、事事有回音。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他带领队员们月月完成隧道成洞百米以上,10月份提前打到了分界线,为大坂山隧道出口至三号斜井施工正洞于8月份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常给队员们讲,没有质量保证的工程等于浪费,没有安全保证的施工等于盲干。施工中,他视安全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认真执行“四个标准化”,不断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严格落实施工旁站制度,对重点施工部位全程监控,规范施工;对施工安全步距严格把控,宁可慢完不成任务受罚,也不能让步距超标,人为造成安全隐患。为保证施工安全进行,他每天坚守在施工现场,像守护神一样一刻不离地盯住施工每个环节,发现问题当即解决。两年多来,在铁道部、业主多次安全质量信誉评比中,项目部均赢得好评;混凝土二衬质量无损检测合格率达100%;预埋轨道槽施工规范,受到业主表扬。安全步距严格把控,安全实现“零事故”,为十八局集团在兰新二线赢得了良好信誉。

回来后他对喷锚料斗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由人工上料改为装载机上料,原来2台喷锚机同时工作,现在4台喷锚机可以同时工作;原来4人操作1台喷锚机,现在1人就可以操作1台;二衬防水板悬挂施工工艺改进后,在同样时间内,原来4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2人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效,减少了人工成本。2012年9月份以来,正洞施工因地质、设计、工序衔接等原因,每日隧道开挖进尺进度非常困难。为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加快隧道施工进度,使施工工序衔接走入良性循环,他对班组实行工序工作量按时间考核奖励办法,全面实行作业班组工作考核制度,把员工收入与生产进度挂钩,制定出了班组考核奖罚办法,把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生产进度、文明施工作为班组管理的重点进行严格考核,量化核定后,对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下达任务量的班组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坚持每日统计每日考核,当日奖罚兑现。该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各作业班组工作积极性,工序循环时间明显缩短。

大坂山几乎每个月都会飘下雪花,队员们因高原缺氧很难睡个安稳觉,思想波动较大。为稳定队伍,李国昌积极主动关心员工和农民工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疾苦,按时发放工资。每年冬季到来之前给全体职工和农民工配发新棉衣。2012年4月,开挖班风枪手李强,不太适应高原缺氧的施工环境,身体不适,仍在坚持工作。李国昌得知后,本着维护队员健康的目的,强行要求其到医院检查治疗。6月份,李强身体康复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李国昌以心换心,换来了全队队员的高昂士气。

他总是关心别人的多,关心自己的少。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加之高原缺氧,2012年5月份以来,他时常感到头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高永亮多次撵他到到西宁检查治疗和休息,可他每次治疗五六天,感觉好些后,又立即返回工地。他总说:“离开工地一天,我心里都不踏实,睡不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使他带病坚守在施工一线,坚守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