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北站,一个辐射全国的要冲,一个名动天下的枢纽。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共和国的阳光下一路走来,从容而坚定。风雨五十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书写了“路网心脏”的责任与奉献。

站在这历史的节点上,一起聆听历史的足音,探寻发展的轨迹,只为寻求更强的驱动,凝聚更大的动力,朝着心中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北大荒”到“大花园”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被国家列为优先发展的项目。

1955年10月,郑州北编组场投入建设。第一代北站人带着他们的梦想走进这个叫“北大荒”的地方,住进土坯盖起的“干打垒”,在这片热土上奉献着青春,创造着奇迹。如今,郑州北站最早的模样只能从泛黄的照片和斑驳的实物中看到。1963年1月1日,郑州北站正式成立。从1955年开始,在历经30年三期建设之后,郑州北站终于在1985年形成双向纵列式三级八场站型规模。

郑州北站站场南北长6.63公里,东西宽08公里,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有“十里站场”之称。编组场内各种线路228条,线路总延长454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从郑州到石家庄。郑州北站被称为全国设计布局最科学的编组站,有“编组站教科书”之称。

曾几何时,有人说郑州北站是“十里编组场十里垃圾场”。没有封闭的东干道成了附近饭店和居民的垃圾场,站区内杂草丛生,私建、乱建房屋严重。那时候有句话叫“孔雀东南飞”,分到北站工作的人都不愿意来,来了也要往别的单位调。

刘世,郑州北站调度车间主任。1993年,他从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骑着二八自行车、挎着书包来北站报到时,如今只需20分钟的路程他走了两个小时,一路上问了3个人,才辗转找到了沙口路上的北站。看着破旧的站场、坑坑洼洼的黄土地,想着今后要在这里工作,他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2004年农历大年三十,温家宝总理视察郑州北站,作出了把郑州北站建设成为“现代化铁路枢纽”的指示。面对总理重托,郑州北站抓住机遇,开创黄金发展期。发展就要协调,发展就要可持续。2005年,借着郑州北站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单位”的东风,郑州北站出台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争取部局投资与内部挖潜相结合,将15亿元资金分步投入,吹响了“设备大更新、技术大升级、环境大整治、枢纽大发展”的冲锋号!

根据《三年发展规划》,郑州北站进行了建站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境整治,被称作“二次创业”,累计完成建设拆迁58000多平方米,实施以下驼区、调度区、上驼区和东干道、中干道、西干道为重点的“三线三区”美化工程,绿化、美化面积18000多平方米;站区实施全封闭,弯曲的小路在绿草间延伸,火车仿佛在花园中穿行。经过整治的郑州北站亮了、绿了、美了。站在有“亚洲第一峰”美誉的下行驼峰,规模、品质全路一流的15层郑州北运输指挥中心大楼与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下行驼峰综合楼遥相呼应,站区花园里,一道道别具匠心的人造景观点缀其间,东干道实现全封闭,职工健身园启用,新建站区大门落成,排水渠大修完成……

“真不敢想象,短短几年时间北站的变化这么大!”这是刘世和每一个北站人发自心底的感慨。


“以后我要常来北站,不然,北站变得都认不出来了。”看到北站的变化,退休职工孙喜斌高兴得像个孩子。

从“老三样”到“高科技”

20世纪80年代的郑州北站,虽然已经形成了全国唯一的三级六场的站场规模,但生产方式非常落后,基本上都是手工作业。

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调度指挥要靠人工来完成。车号员要背着十多公斤重的货票核对现车,解体计划要在蜡板上刻出来,调度命令的编写要靠被称作“老三样”的铅笔、橡皮、三角尺来完成,传输命令甚至要靠人跑来跑去……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极低。

1986年,中国女排“五连冠”振奋国人。同年,铁道部决定实施“郑州北站生产管理现代化工程”。一场声势浩大的信息化革命在郑州北站打响。

“YIS”系统(YARD INVENTORY SYSTEM),即编组站货车管理信息系统。经过部电算中心、北京交大以及郑州铁路局数十位专家的研究开发和历时3年的建设,1989年,郑州北站终于建成全路首个“YIS”系统并投入运营。


曾有人用“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来形容“YIS”系统对郑州北站、对编组站带来的影响。它的投入使用,拉开了中国编组站指挥模式、作业方式革命性变革。作业人员告别了手写、油印、算盘和毛玻璃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鼠标、键盘和显示器。1990年,“YIS”系统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郑州北站印证了“十年磨一剑”的辉煌。1996年和2006年,部、局分别对第一代“YIS”系统和第二代“YIS”系统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使其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1985年,郑州北站日均办理车不足18000辆,1995年猛增至25000辆,2003年日均办理车27100辆,创造了单日31722辆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