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铁路榜样黄涛——铁道线上的探伤专家

2022-04-05 01:28:4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徐子媛

他业务精湛,练就了一双探伤钢轨的“火眼金睛”,没有出现一次漏检错判;他坚持创新,用一项项技术新成果提高现场伤损检出率和数据回放质量,还带出了一个探伤领域的“种子团队”。扎根探伤一线二十载,在管内近2000公里的铁路线上留下了坚实的奋斗足迹和感人的励志故事——他,就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黄涛。(《人民铁道》公众号)

立足岗位,勤学苦练。黄涛之所以能够练就“火眼金睛”,其秘诀主要是细心、细心、再细心。一次在包兰线作业时,探伤仪显示出一段可疑波形,作业人员误认为是螺孔不规则引起的回波,黄涛却坚持拆卸观察,结果发现第一螺栓孔至第二螺栓孔间有25毫米长的裂纹,及时防止了一起重大漏检事故。一次在定银线作业时,黄涛发现一处异常波形很微妙,于是果断停了下来,经过十几遍反反复复地检测,最终发现一处2平方毫米的钢轨内部病害。

奋力进取,迎难而上。他参与研究制作的电动液压撅轨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安全系数;先后研发23个技术革新及发明创造项目,其中集成串列式扫查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安全生产和节支创效提供了技术保障。他通过探伤检查、现场判定、视频“会诊”等形式,累计解决了25件探伤疑难杂症。

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严谨细致不辞辛劳。看似平凡的岗位,正是有了黄涛跟如他一般专研进取的探伤工作者,筑牢了一条条钢轨长城,他们的每一滴汗水,展现了对自己事业的热爱,显示了一名党员的担当,以实际行动为铁路运输安全贡献力量。(徐子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