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组“C位”居上的今天,公益“慢火车”翻山越岭对定点帮扶地区扶上马送一程,打通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最后一公里”。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开、不涨价的公益“慢火车”,为山区人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和服务,助力山区人民的生活富起来、日子旺起来、幸福指数高起来,坚决守住脱贫攻坚的胜利果实。让“货畅其流”与“人畅其行”的美好愿景映照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轴中,为乡村振兴开好局,在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速度慢、慢生活似乎与时代不相融。但在全国一些偏远山区,仍有一些小慢车在开行。这趟慢火车不仅解决了山区各族 群众“出行难”问题,满足他们走亲访友、经商购物、务工求学出行需求,更承载着山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益慢火车”,让山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快过年了,我比平时多摘了些菜拿去曲靖买,应该很快就能卖完。”一位沿线居民自信地说。旅客通过慢火车,可以把各色蔬果、肉类等农副产带上车,并且还可以在列车上卖,换回收入。久而久之,山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5652次乘务员陈艳蕾指着车窗外掠过的村庄说:“沿线的这些房子,以前都是清一色的土坯房。现在基本上都是二三层的小洋楼,有些人家院子里还停着小汽车。
公益慢火车,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公益慢火车,不仅把山区农产品“走出去”,外面的生活用品、生产物资、新信息和新事物同时也“走了进来”。近年来,昆明局集团公司在开行保障民生的公益性“慢火车”基础上,还先后开行“时光专列慢火车”“驴友小慢车”“乡情慢车”等一系列主题“慢火车”,赋予“慢火车”更多的文化和内涵,防范脱贫群众返贫,加快人民群众走上发展致富的快车道。
“公益慢火车”,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高铁的风驰电掣反映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慢火车的开行印证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全国部分地区脱贫后仍有返贫的风险。公益慢火车的开行,不仅持续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更是让全国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征程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唯有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精神状态,才能汇聚起继续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强大力量。而公益“慢火车”也将开在需要的地方,开向青山绿水间,为乡村振兴作出不懈努力。(梁姣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十四部门:2022年暂停铁路运输企业预缴增09:54
- 北京铁路局:2022年春运以来累计发送旅客09:54
- 助力“春苗行动” 呵护海外同胞11:21
- 宜昌东车站派出所:护航返程路,平安伴您09:45
- 弥蒙高铁全线轨通09:48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