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有法”,原名叫赵友发,平时点子多、遇事爱琢磨,再难的问题他总有办法,大家 “有法、有法” 的叫,“友发”也就成了“有法”。

我第一次认识友发的时候是在13年以前的江苏淮安,那时他已是四十多的老兵了,在拌合站搞调度。拌合站承担着宿淮高速公路几个标段几十万方的混凝土任务,而该站只有4个职工,他兼调度、统计、电工、修理工和过磅员。站里停电了,他有办法通电,机械出故障了,他有办法排出,地磅读不出数,他有办法调式,罐车趴窝没动静,他有办法打着火……当公司想调他去其他项目当站长时,站长老崔打死也不放人。

友发五十年代末出生在山西太行山脚下一个小山村,家庭贫寒,初中未上完就当了铁道兵。勤劳朴实,加上有点小聪明,大家都很喜欢他,在部队就提拔为班长。兵改工后,毕竟文化底子薄,十几年在工班长、调度、队长之间徘徊。老搭档或战友们有的高升,有的转业、有的“落段”,但他舍不得老队伍、老单位,仍捣鼓他拌合站的那些“鸡零狗碎”。

在淮安之后,就没见到过友发,期间听说他去过南京沪宁、成都乐山高速,湖南杭长、云南沪昆高铁,以及广东深茂铁路等工地,当过队长、做过书记,后来听说息工在家。偶尔看见他的一些作品见著业内一些报刊和网站,述说着铁道兵和铁建人的故事。第二次见到他时,是在去年的12月份贵安新区东广场高铁项目,他已是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了。

“不惑之年不学艺,顺耳方知难立业”,老铁友发偏不信这个邪,他告诉我,正真接触写作是他48岁时被任命为工程队支部书记的时候开始的。对于基层书记,每人每年都有宣传报道任务。作为初小文化,整天与机械、钢筋混凝土、民工兄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泥腿子”,又开始琢磨起“文化人”的事儿来。尽管知道自己见识浅薄,也明白自己文笔拙劣,更知道自己储备的知识太少,可他从没有放弃,一切从零开始。他自掏腰包参加新闻写作培训班,自费购买了电脑、照相机、词典以及大量写作书籍。从电脑打字、拟标题、想导语、写正文、到收尾,一则简单的消息他会反反复复十几遍、琢磨一两天。就是凭着这份毅力、这份执着和不服输的精神,一坚持就是十来年。先后在国内各级报刊杂志和网站发表作品近千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他从一个写作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心有多大、梦就有多圆,路就有多广”,友发不仅是个倔强执着的人,更是一个有想法有思想的人。“现在年龄大了,快退休了,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名利于我如浮云,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用手中的这支笔,再写写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再尽尽铁道兵的职责,给后人多少留点什么想念”。

写作,已成为他一生的梦想。他用手中的笔,追忆往事,记录生活,其中的苦与乐、痛与悦融入其中。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我们不但感受到对铁道兵的回忆,对青藏线的自豪,还有对铁建的希望,表露出源于生活的一种由衷的快乐和热爱。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也喜欢上了写作,成为单位里的宣传骨干。

在公司举办的新闻宣传沙龙上,我请友发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写作经验。有一句话记忆犹新:“写作要有一颗年轻的心,用心去感悟生活、拥抱生活、赞美生活。”望见年过半百、精神抖擞侃侃而谈的友发,从太行山到青藏线,从宝成铁路到沪昆高铁,从十七八岁的颜值担当到现在的两鬓斑白。尘世的劫、流里的殇,我在想,这就是当年的铁道兵,这就是我们身边的铁建人。人生过半最无常,心中留存一段香。(中铁贵州公司)

图为正在工作中的“有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