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配属北京铁路局,担当G65/G68次北京西至广州南间的运输服务工作,让广大旅客体验中国标准动车组商业运营的先机。铁路部门将密切跟踪标准动车组列车的运营状况,认真收集和听取乘客对旅客界面和客服设施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性能, 进一步提升旅客乘坐体验。(2月25日央广网)
2017年1月3日取得国家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安全性能等基本服务方面已经满足了运营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接市场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买不买账,最终还得旅客说了算。
随着高铁出行方式的普及,在感受到一流高铁技术方便快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旅客享受到了高铁服务的温馨舒适,这种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的“双重享受”不断丰富着高铁名片的内涵。此次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上线运营,可谓是我们在动车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而通过收集和听取乘客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性能,无疑是提升旅客乘坐体验,助力中国标准动车组走向市场的有效方式。
以问题为导向,是完善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科研团队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发现、分析、解决,完成整个硬件体系的构建。但是,标准动车组的旅客界面、客服设施的设计,从理念到技术完全是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技术,在运营过程中,列车司乘等工作人员的操作使用、旅客的服务体验是否会产生不适应问题,就得通过实践去检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把问题反馈给设计团队,以期取得技术层面的不断完善和突破。
以需求为导向,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硬件服务是软件服务的基础,客运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文化、制度等倡导规范,不断提高,硬件设备一旦量化投产,就很难再进行改造,通过运营对照与旅客需求的差距,会为设计团队提供改进方向,以期取得整体服务能力层面的提升。当然,在个性化服务需求越来越希望被满足的今天,设计部门能做到的更多是在服务能力和旅客需求间寻求最大的公约数,这一点依然需要公众理性看待。
从当初技术上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今天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运营初期的质疑到现在的公众认可,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之路走下来并不容易。“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一句诙谐的俚语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魄力,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回归企业属性的铁路总公司,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也应该继续坚持这种听取乘客意见建议的导向,满不满意,让旅客说了算,在动态的完善过程中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