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晚报报道,南京市一些早教机构打着教育的旗号,实则是为了牟取私人利益,对待职业“三不管”(幼童哭泣不管、课程约不到不管、家长退款不管),从业者存在无证情况,并且收费昂贵,有些家长想退款却遭遇“霸王条款”。(扬州晚报12月5日)
南京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她在新街口一家名为龅牙兔的早教培训机构报了个为期两年的早教课程,付费24528元。而在上个月时打算去接孩子回家时,却看到孩子在走廊上哭,老师则和其他家长起劲地聊着天,对孩子的哭泣不闻不问。因此陈女士向机构提出退款要求,但是却遭碰壁,被告知只能退很少一部分钱。还有南京刘女士给孩子报了为期1年的课程花费10580元,之后想退款却因课程过半遭拒绝。
“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教育。而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因此一些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早的教育,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然而一些心存不轨者正是利用父母的爱子心切,打着教育的幌子牟取私利。
早教属于暴利行业,而且由于标准缺失、规范滞后,一些早教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因此笔者认为,给早教行业的暴利降降温应做到“加减乘除”。一加强对早教行业的监督,二对早教机构进行规范,减少那些虚假、不真实的机构。三乘势建立行业的制度规章,对培训机构进行“约法三章”。四除去父母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长跑,超前的教育有可能适得其反。(何泽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