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就是在一个家庭中起关键作用的风气(俗话叫家教)。良好的家风能为子孙后代照亮前行的路。“行善”虽然只有两个字,但它就是我家的家风。照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母亲在村里的口碑特别好,村里人最佩服母亲的辛勤、坚强和善良,母亲也许是苦日子过怕了,一直勤俭节约。但是,又最见不得恓惶人;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来了个要饭的,穿得破破烂烂。母亲远远看见,就把拿到地里干活时充饥的三个红面馍和一罐头瓶白开水都给了那人,而我和母亲却饿着肚子干了一天的活。自从我工作后,每每给母亲汇的生活费,她都舍不得花,她说:“该买的就买,不该买的,就不要胡乱花钱,你们在外面挣钱也不容易,钱要会花里”。

母亲也因为她的善良被人骗过。那年我上高一,暑假去地里给母亲送中午饭。母亲在打烟衩(我们家乡主要经济作物是烤烟,烟衩就是烤烟花),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在母亲的背上。就在我们正在歇息吃午饭的时候,从南边的烟行子里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衣着朴素。我母亲就问:“你在我烟地里干啥呢”。那位妇女说她是南源人(陕甘交界)她男人老打她,这次实在是受不住了,就跑出来了。我妈就赶紧把我们的午饭让她吃。她吃饱喝够后,给我母亲说。嫂子:“我准备回娘家呢,身上又没钱,我把我男人在老庄子上挖的响元(银元、袁大头)偷偷带出来了。你看你对我这么好,有给吃、又给喝,我把这便宜些卖给你”。后来听母亲说,她想在我们兄弟姐妹结婚的时候,给我们扔磕头钱呢。我母亲说:“穷家富路,你看你的响元我买上四个,我娃娃一人一个。按市场价我也不能占你便宜。何况你还是逃出来的。”最后还多给了那人10元钱。父亲晚上听母亲说了以后,感觉不对劲。就拿上响元让村里有见识的老人看了一下,人家说这是假的。后来又拿到银行鉴定,银行也说是假的。母亲知道后也自责过,因为那时候日子过得很困难。但是母亲说,她肯定没有钱,有钱还骗人呢。即使被骗也没有阻止母亲继续行善的脚步。

也许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比较多(亲戚都说我的性格最像我妈),我也见不得恓惶人。两年前的一个中午,我和我女儿在丈人诊所门口玩耍时,忽然看见一个青年人拉着一个架子车,上面应该坐的是他妈。架子车上铺着蛇皮袋子还有一床薄棉被,老人嘴唇青紫,他们在诊所门口停下呆了十几分钟,那青年人看起来脑子有点不正常。我上下打量他,当看见他脚上那双黄胶鞋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十个脚趾头有九个漏在外面,跟凉鞋差不多。这时他准备拉着架子车走呢,我赶紧抱着女儿去追,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想给他买双鞋。我从兜里掏出钱来,一张50的、一张20的 ,我就把20元面额的给他了。我给那阿姨说,给他买双鞋,至于鞋有没有买,不得而知。我至今后悔为什么不把那张50元给他。

现在女儿也四岁了,每当我带她出去玩的时候,碰见乞讨要饭的,她就会说:“爸爸,那个老爷爷真可怜。”这时候我就会掏钱让我闺女给他送过去,更多的时候,是买上些馒头、矿泉水给他们。我的家庭幸福、父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想这与我们“家风”是分不开的。

上善若水、不忘初心,我想我们家的家风“行善”;会子子孙孙一直延续下去,无穷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