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沉淀的时间让一段动人心魄的民族史诗历久弥新,红军长征在历史长河中用双脚丈量着国土,在华夏大地上用生命扬起了一条永不褪色的“红飘带”。

于危难时锻造坚强的脊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在长征后写下了《七律·长征》,抚今追昔,红军翻越主要雪山20余座,渡过大江大河24条,打响师级以上规模战役120余次,前有高山险隘,后有敌军堵截,红军牺牲及走散共16.6万人……在那皑皑雪山上,在那茫茫草地中,都浸染着红军的鲜血,飘洒着革命和精神。在这样的生命记录下,历史,就从长征的跨步中艰难的扛了过去。半个世纪后,一位叫谢伟思的美国军官,站在泸定桥边慨然长叹道:“在近50年前,克服种种艰难,夺取这座桥梁的伟大红军战士面前,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的渺校”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恶劣的天气地形,于绝境中谋生计,那是何等的危难,又是何等的坚定。老红军在草地上给小红军讲革命的故事,战士们把围着铁炉啃树皮当做平常事,所有打不垮我们的必将使我们强大。那些困境和绝望只能消瘦红军的身体,却锻造了红军战士们坚强的脊骨,矗立起为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前赴后继、慷慨赴死的永恒雕像,昂首向前,民族兴旺必是历史指向。

于艰险中历练腾飞的从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斯诺在《西行漫记》里说,“中国共产党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长征就是这样一条磨砺之路,共产党历经九死一生的长征征途,终是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

以星星之火而燎原,长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涅槃重生。毛主席后称党的事业为“万里长征”,可见一路荆棘密布,艰难险阻。但,正是这两万五千里的风萧萧,易水寒,磨砺了共产党人的意志,锤炼了一批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共产党人于艰险中坚守的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本。

从容不迫,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是为了理想不惜一切的信念。只有经受了长征的大苦大难,只有内心点燃着必胜的决心,才能击溃十倍于己的敌人,扫清新中国解放的道路。

于坚守中传承闪耀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讲话读本中提到“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革命只是中国共产党的序幕,革命之后的建设事业才是宏大的继续。

弘扬长征精神要增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定力。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下的时代,我国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一跃”,经济发展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国政贵有恒”,要“增强战略定力”,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秉承长征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80年前,长征曾经踏平了国家解放之路,震惊了世界内外,80年后,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胜利80年,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新的长征路,我们必将承其所志,斗志昂扬努力实现更加辉煌的中国梦。

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当代青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必须准备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勇于在艰苦环境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