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艳 李志明

西宁工务段兰新高铁西宁线路车间门源工区位于平均海拔3000多米、拥有 “世界十大花海”之一的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工区的23名职工以“80后” “90后”为主。

每年7月中下旬,这里进入花期,动车组列车通过对数增加近一倍。这里也随即成为夜间作业繁忙的线路工区。

7月18日23时,职工们乘车赶往20多公里外的施工地点。本次施工的位置在青石嘴镇的一处观景台附近。高铁线路静静 “躺”在万亩油菜花中,“仰望”着高挂的明月和如瀑的繁星。黑夜里,油菜花随风摇曳,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没有了白昼的暴晒,夜晚的温度降到不足10摄氏度。

“门源站至浩门站区间封锁,时间为次日0时20分至4时20分,可以组织人员上道作业。”接到现场防护员张涛的通知,工友们开始搬运作业料具。

防护栅栏的入口在近10米高的兰新高铁路堤底部,作业地点距离这个入口还有350米,职工只能通过宽度为半米多的通道梯运输料具。轻便料具运完后,还有100多公斤重的螺栓机和架子车。他们将长绳拴在机具上,4人拉、2人推,将设备安全送上线路。

工区班长张珲告诉记者,作业调整数据是由专门负责线路精确测量的检查工区通过全站仪等精密仪器精测后提供的,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以此数据为准精细调整,误差不得超过0.5毫米。

施工开始。花海中,除螺栓机的轰鸣声外,一切都是那么沉静。

19日1时30分,完成基准股精调作业的职工用道尺测量线路几何尺寸,并用单股反算法对另一股钢轨数据进行调整。此刻,正在演算数据的职工不禁打了个寒颤,耳朵和手脚早已冻麻。

3时50分,工区另一位班长魏强带领职工开始对两股钢轨的数据进行复核,保证线路精调几何尺寸完全达标。在反复检查,确认没有料具和杂物遗留在线路上后,职工们撤出了线路。

5时40分,张珲回到了宿舍。看着怀有身孕、前来探亲的妻子熟睡的样子,他幸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