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首条高铁——云桂铁路施工现场,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见一座座大桥彩虹飞架,一段段路基蜿蜒逶迤,一条条隧道穿山越岭,成为彩云之南一道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在云桂铁路公司、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公司领导和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项目部围绕“高标准建设云桂铁路,高质量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背水一战、众志成城,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冲破了云南重峦叠嶂,全线第一家率先铺架、第一家完成架梁、完成轨枕生产,创造全线无砟轨道道床板单日单幅775米最高纪录,轨枕产量刷新月产4万根的历史纪录,2013和2014年连续两年被业主评为“联创共建”先进单位,2015年荣获云桂铁路云南段唯一一家云南省工人先锋号,铁路信用评价逐年上升,完成产值连续三年超过九亿元,年年超额完成业主和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在全集团所有局指项目中一直名列前茅;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杨继明荣获铁路总公司“火车头奖章”、云桂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矣成辉荣获中国铁建“优秀工会之友”和集团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6月3日,铺轨按期通过该管段,树立了中铁十八局集团的又一座丰碑——
能工巧匠破难题:挑战高精险
被誉为国内最为艰险的高原山区铁路之一的云桂铁路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干线铁路,成为云南省境内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覆盖区县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铁路项目。自昆明南新客站向东经石林、红河、文山、百色至南宁站,正线全长710公里。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云桂铁路六标段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和文山州丘北县境内,线路全长52.4公里,其中有隧道9座总长32.1公里,桥梁13座共8.3公里,车站2座,12公里路基土石方450万立方米,涵洞33座、预制梁场1座(预制箱梁184片),双块式轨枕场1座(约26万块),总投资为35.8亿元。管段内山高谷深,桥隧相连,交通不便,地质和水文地质非常复杂,具有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等地质特征,电网能力紧张,地材紧缺,征地拆迁工作问题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这不仅对企业的实力是一次考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突击能力也是一次考验。中铁十八局集团集团高度重视,立即调集各路精兵强将,精良设备聚集云桂。局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杨继明、党工委书记矣成辉、副经理贾胜利、总经济师严德育、安全总监李波、代总工田万东和原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樊秋林、副经理王永福、总会计师王晓慧等“一班人”身先士卒,分别在各重点工程轮流值班,天天下现场,事事为着一线转,在人员机械调配上向现场倾斜;倒排工期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安排工序;在确保进度的同时,对安全、质量、现场文明施工实行严格考核,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调动,一线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干,使竞赛变为竞争,使“你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你追我赶不相让,竞赛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在红河州弥勒市与文山州丘北县交界处,南盘江江面上270米高空处,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宛如一道飞虹静卧在云雾之中。这座预计今年底通车的特大桥全长852米,跨度416米,是目前世界上客货共线高速铁路最大跨度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
大桥结构和施工集拱桥、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简支梁桥、T构桥、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7种建桥工艺于一体,集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高墩和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于一身,施工难度位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列。主桥单跨达416米,比著名的美国胡佛水坝公路大桥长87米,是我国铁路桥梁建设的重难点科研攻关项目。“高、精、尖、难”,常务副经理杨继明用这4个字来概括该桥的与众不同。大桥两岸山势陡峭,两岸坡度近50度,岩石风化、断层发育,地形地貌复杂,山体滑坡、泥石流经常发生,南盘江急流险滩多,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恶劣,科技含量高,安全风险大。南盘江特大桥几乎囊括了我国桥梁建设的所有顶尖技术,他们将造桥的“十八般武艺”都使上。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精益求精、悉心钻研的精神。这座高科技、高难度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桥梁建设的每一步,都见证着高铁工匠们付出的汗水与智慧。二公司总工程师于长彬介绍,为解决施工中层出不穷的难题,自2010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中铁十八局集团组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桥梁专家为主要成员的现场专家组,先后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12项“瓶颈”工序展开科技攻关和探索,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为“强筋健骨”,设计时采用钢管劲性骨架结构,有效增大了桥梁的跨度,同时其承载力要比普通客运专线桥梁的承载力高40%左右。“人挺拔要强筋健骨,大桥同样如此。我们把桥梁骨架视作人的脊柱,通过电脑测算将其分解为一块块脊椎。把这些脊椎预先制作,再像拼接积木一样精细组装起来。”二公司云桂项目经理尹黔说。
搭积木,先得造积木。建设者自主研发了一套模拟信息处理系统,把桥拱精细划分为39段、每段重达百余吨的“脊椎骨”。搭好骨架不易,给骨架增添“肌肉”更是难上加难。二公司项目经理尹黔介绍,他们通过科学比选,研究采用了混凝土真空辅助压注、配合比优化、分环分段和斜拉扣挂组合浇注等综合技术,实现劲性骨架管内C80混凝土百米高差一次泵送顶升压注成功和高达2.4万立方米C60混凝土的顺利外包。二公司项目总工贺常松自豪地说,该项目取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4项。该桥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特大型桥梁建设施工技术迈向世界之巅。
不仅在南盘江大桥,在其它战场,他们同样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及“四新”技术的应用。在弥勒车站,大边坡防护的抗滑桩深达16米,如果采用人工挖孔桩,至少15天成一孔,而且安全风险大。一公司副总经理惠武平、项目经理马迎春、项目书记张广文、总工刘浩等人经过科技攻关,最终采用《旋挖钻机应用于矩形锚固桩成孔的施工技术》,对旋挖钻钻头进行革新,钻头换成“切刀”,一天最快成孔9个,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控制、材料节约等多方面的效果。该技术荣获河北省优秀工法、中国铁建优秀工法二等奖,另外《旋挖钻机应用于铁路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工法》获中国铁建优秀工法二等奖;《隧道钢拱架辅助安装设备》、《一种预加固桩成孔施工设备》、《高速铁路路基侧沟整体施工组件》授权实用新型申报专利3项……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有效提升了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同时也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