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锡秉 刘毅华 张广亮
6月12日8时30分,在烟台车务段烟台站货场,货运值班员陈育红仔细查看车厢后,和同事把前一天晚上整理好的运费测算表重新核对了几遍。
“我们这么精心准备,是要去见一位熟悉的 ‘陌生人’。”陈育红一脸神秘地告诉记者。
汽车一路行驶,目的地是烟台普利机械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姚作银,就是陈育红他们要拜访的熟悉的 “陌生人”。
前些年姚作银一直在车站发送煤炭,由于和铁路合作密切,彼此都很熟悉,大家都叫他 “煤老板”。近年来,姚作银转行并成立了烟台普利机械公司,专业生产汽车矫正平台。这些货物全部通过公路运输。
“凭着多年的感情,我们想动员他通过铁路运输货物,但去了几次,都被他拒绝了。”50分钟的车程,陈育红向记者说起之前的几次上门营销经历,感慨不已。
“昨天回来后,我们对方案又重新进行了设计,这次一定能获得订单。”陈育红信心十足。
9时30分,刚刚走进姚作银办公室,陈育红和同事就被泼了一头冷水。“昨天提出的问题能解决吗?这些矫正平台可都是我的宝贝疙瘩埃”
“姚总您放心,我们仔细测量了车厢尺寸,按照汽车矫正平台规格重新设计了装载加固方案,运输安全绝对没问题。”陈育红自信地说。
姚老板从陈育红手中接过方案仔细看着: “我们通过汽车运输货物多年,各方面都已经非常熟悉,轻易更换也不好。”
看着姚作银有些犹豫,陈育红拿出了前一天晚上加班制作的运费测算表,和他算起了经济账: “比运价,我们有优势,比短途搬运价格,我们更实惠。姚总,按照您公司的年产量,如果都走铁路,运输费用一年至少可节省90多万元。”
姚作银一边听陈育红介绍,一边默不作声地在心里盘算着,直到看到测算表的最后一页……
“和铁路打交道这么多年,今天我们又算重新认识了,如今铁路的服务真是升级了。”姚作银高兴地说。
陈育红翻开测算表,在最后一页运输协议空白栏里,看到了姚作银写的“同意”两个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