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19日在2016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信用建设将成为今年春运工作的重点。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公安等部门将联手打击失信行为,努力打造“诚信春运”。(1月20日 光明网)

“诚信春运”概念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不少人拍手称快,为这个迟来的春运诚信建设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在过去的春运史上,执法部门鲜有把诚信摆在头号位置来抓,这其实也是受客观因素限制的。

面对短期内数十亿人次的举国大迁徙,各路运输部门几乎都是掏空家当全力应战,在超负荷运输的特殊语境里,能够完成运输任务已实属不易,相关部门自然就会对一些打擦边球的违规运输,或是个体出行携带的不诚信行为松于管制。时间久了,不论是运输方还是出行方,整体诚信都就出现了滑坡。而今年对“诚信春运”的倾力打造,可以说是一场社会诚信建设的“及时雨”。

众所周知,春运时间短,出行客流庞大,今年更是在短短40天内预计直逼29.1亿人次,公路、民航、铁路客流量较往年都有大幅增长。客观讲,从当前的运力配置与社会需求来看,供需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就拿铁路来说,纵使这几年铁路建设不断加速,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但人均铁路占有长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运力依然无法满足大众出行需求。

在供需不平衡的环境里,出现诸如逃票、倒票,公路超员、超速等行为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这从一定程度上直接损害着旅客的切身权益。国家发改委此次能够把信用建设当成春运重点工作来抓,可以说是春运工作的一大进步,这也正说明了法无盲区,越是在容易漏网或越是容易打擦边球的环境里,就越要严加管制,让春运戴上诚信这顶帽子,人人成为诚信的践行者。

既然已经明确了今年春运要把信用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部门就应当抓紧研究制定失信行为的认定办法,并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宣传、广而告之,让老百姓知晓不诚信行为清单,好加强自我约束,提前为自身出行失信行为戴上“紧箍咒”。

当然,自我约束是防止失信的头道关卡,但对于春运这一庞大的人群来讲,仅靠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看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执行力这第二道关的约束。有了失信行为清单,不论是执法部门、监管部门,亦或是运输部门,都当有权利和义务来履行好职责,加大监管,对不诚信行为严格说“NO”,联起手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出行环境。

其实,加大惩戒力度,也不失为打压失信行为的一种有力措施。譬如国家发改委在今年春运工作会上提出的对春运实信行为曝光,将失信行为与个人信贷捆绑等办法,都将成为打击失信的有力举措。当然,“诚信春运”的设计很丰满,具体能否落地见效还要看后续,最关键的还是要在监管和执行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