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看到,就在上周末,10月24日首趟由湖北武汉开往莫斯科国际集装箱班列从吴家山站顺利开出,这趟列车载有机械配件、电子产品及服装等货物,从满洲里口岸出境,开往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昆采沃站,全程9779公里,用时约12天。
笔者觉得,这趟武汉至莫斯科的中欧国际班列,也是继武汉发往发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等城市的又一趟国际货物专列,同时加上之前的开行的中欧国际班列,现在从武汉有各种专列、散列直达白俄罗斯明斯克、波兰戈茹夫、捷克杜尔帕比采及中亚五国城市等,通过向邻近意大利、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和地区分拨货物,欧亚大陆的20多个国家已纳入了货物辐射范围。这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发展。
笔者认为,这趟专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到达莫斯科后,回程的路上也载满了各类物资,特别是通过班列从国外进口回武汉的汽车零部件、木材等货物,通过长江黄金水道,陆续辐射到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广大地区。这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国际分工合作与国内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
笔者觉得,这趟列车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中欧班列运输往返的运量最大化,列车一去一回都不放空,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今后将根据市场需求,开通至中亚地区的货物班列,还将把武汉至德国的货物班列线路延伸至法国。
笔者认为,中欧国际班列的多种形式开行,充分体现了铁路企业
在服务企业和货主需求上所下的功夫,积极开拓市尝创新服务形式,
实现了运行线路由东欧至西欧延伸,形成专列、公共班列、定制专列等多种运输形式,分别满足大、中型客户的需求。9月份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还推出了去回程拼箱服务,实现“天天拼,天天发”,方便境内外的各类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