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中文网报道,9月23日,对于日本和中国参与竞标的首都雅加达至万隆(约140公里)的高铁建设计划,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达尔明·纳苏蒂安(Darmin Nasution)表示,“在遵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推进”,撤回此前取消高铁建设的决定,现在正在考虑接受中国的方案。(9月24日《搜狐网》)

围绕中国高铁出海的消息,总是让国人为之牵挂。前有在墨西哥的急于求成,后有在印尼与日本的剑拔弩张,而这两个国家最后都以非正常方式结束本国的高铁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拖延了中国高铁进军世界的步伐。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两起事件也让中国高铁充分认识到海外发展并非一厢情愿的事情,很多时候会面对离谱又无奈的结局。这必将使中国高铁今后以更为审慎的态度,加强对投资国家的遴眩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高铁单单拥有技术上的经验还稍显不够,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相关国家的“小算盘” 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场外因素,这些都将是中国高铁逐渐走向成熟和强大的必由之路。

墨西哥事件近乎于有些“国家无赖”的行为,虽说事后墨方释放善意有意邀请中方参与其国内机场建设,可明眼人谁不明白,中方在意的是高铁,机场建设的份量和意义不足以与之对等。相比较而言,印尼的行为可能稍好一些,但也难掩其国家信誉之不佳。而今印尼政府在其高铁建设上,又放出“在遵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推进”的风来。这单从字眼上看,就有相当的文章可做。什么是遵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语焉不详。但据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达尔明·纳苏蒂安(Darmin Nasution)强调,“不动用政府预算,融资方面不提供政府担 保”包含其中,其他条件还包括“将由国有企业筹措建设费用,有必要调整事业费、速度、车站数以及采用的技术”。

这些情况加起来,基本上等同于是修高铁可以,钱的问题与印尼政府关系不大。政府不动用预算,融资也不提供担 保,那么出现问题当然也与印尼政府无关,倒霉的只有投资者和融资商。试问有如此置身事外的政府,其诚心又有多大呢?可能印尼政府就是看见中日两国的鹬蚌相争,继而想渔翁得利。想法倒也能理解,但错就错在有些得寸进尺了。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起先放言誓与中方争到底的日本却意外的沉默不语,这其中复杂的心态自当可以料见。

当然,日本方面怎么想我们也管不着。这里要说的是我们中国,现在中方所面对的情形与之前想比已有较大的不同,其变化最大的当属中国高铁已成功登陆美国加州。这在当前的全球高铁市场,无疑是具有风向标的重大事件。如果说此前的中国高铁还在不惜血本的全球开拓市场,那么如今到真可以静下心来把手头活做好。搞定美国是事半功倍的投资行为,印尼项目谈得成就干,谈不成缓一缓、晾一晾,笔者个人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中国高铁的实力和信誉都摆在那里,对于失信的国家,适当敲打敲打也是应该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适当以斗争求团结比一味的妥协要有效。如今放在印尼身上,我看很适用。(李永钢)